臺鐵便當首開碳足跡標示 引領低碳飲食風潮

標題:臺鐵便當首開碳足跡標示 引領低碳飲食風潮

發布單位: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管考處

發布日期:2012.07.10

內容:

    據估計台灣人每年要吃掉大約50億個便當或套餐,為瞭解便當對於全球暖化的影響程度,環保署與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合作完成3款便當碳足跡盤查,於710日召開發表記者會,由環保署管考處黃萬居處長頒發國內首張便當碳足跡標籤證書,並公布「傳統排骨便當」、「八角排骨便當」及「懷舊排骨菜飯」之碳足跡分別為1.31.51.4公斤二氧化碳當量。臺鐵管理局餐旅服務總所黃振照協理則表示,未來製作便當時將選用低碳且健康的食用油及配菜,可重複使用的包裝材料,並改善廚房和銷售點的機電設備,以期3年內排骨便當碳足跡減少5%。同時宣布自即日起,凡於臺北車站購買碳足跡標籤便當單筆消費滿300元以上,即可憑發票於當日兌換印有碳足跡圖示之手提袋,每日開放200個名額,將近1萬個手提袋於活動期間發送,引領民眾認識碳足跡標籤。

 

        環保署管考處黃萬居處長表示,產品碳足跡按原料取得、製造、配送銷售、使用及廢棄處理回收等五大生命週期階段進行評估。以臺鐵北部地區「傳統排骨便當」為例,產品生命週期各階段碳足跡占比,原料取得階段占85.4%、製造階段占13.0%、配送銷售階段占1.4%、使用階段為0、廢棄處理回收階段占0.2%,便當之原料取得階段為碳足跡主要來源,包括豬隻的養殖、各種配菜及白米的種植、餐盒材質之選用及各種原料運送至中央廚房等,不同產地養殖的豬隻與種植的稻米、不同的配菜、不同的餐盒材質、食材與餐盒運送之交通工具與距離等,均會影響碳足跡。

 

        環保署指出,自995月開放「產品碳足跡標籤證書」申請作業,目前已經有40家廠商107件產品之申請案經該署審查通過,於產品貼上碳標籤揭露碳足跡數據,提供民眾選購產品時,瞭解該產品從生產、製造、運送、使用至廢棄整個過程會產生之二氧化碳排放當量。

 

        環保署呼籲,其他業者也可一起響應計算各種不同配菜之便當或套餐的碳足跡,並申請產品碳標籤,讓國人知道「食」所產生的溫室氣體總量。藉由各式便當或套餐碳足跡的盤查計算,從製程及供應鏈中找出二氧化碳減量的機會,除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並形成綠色供應鏈,同時可以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業者在強調健康飲食的同時,結合在地食材與節能減碳的新訴求,將成為低碳飲食之引領者。此外,消費者本身也要配合於餐點使用及廢棄處理回收階段共同考量減少碳足跡,達到減少溫室氣體產生之加乘效果,藉業者及消費者的力量形成「低碳飲食」文化。

Posted on 星期四, 七月 12th, 2012 at 16:01:57 and is filed under 6-2.餐飲情報. You can follow any responses to this entry through the RSS 2.0 feed. You can leave a response, or trackback from your own site.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