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Archive for 五月 13th, 2014

全球空氣惡化 專家教你養出乾淨的肺

五月 13th, 2014 Posted in 6-1.健康生活 | No Comments »

資料來源: 大紀元

發布日期: 2014年05月10日

(大紀元記者李茹嵐綜合報導)世界衛生組織(WHO)日前發佈的最新的「全球空氣品質」數據顯示,全球多數城市中,空氣品質皆不良,只有12%的城市符合世衛公佈的標準。世衛表示,空氣問題可能日趨惡化。

據美國肺臟協會(American Lung Association)最新發表的年度報告透露,接近一半的美國人生活在污染的空氣中,污染指數達到不健康水平。英國綠黨議員最近也呼籲政府必須重視在大曼徹斯特地區的空氣污染問題,因為該區每20個死亡案例中就有1例是死於空氣污染。而中國大陸的陰霾天氣越来越严重也令人堪憂。

空氣品質與人類健康,已經成為全球關注的話題,空氣污染對肺部影響較大,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養肺就變得更為重要了。

美國各大城市空氣素質下降

根據美國肺臟協會的年度報告,接近1百48萬的美國人生活在煙霧和煙塵顆粒籠罩的地區,空氣品質不好。他們花了兩年時間蒐集了美國洛杉磯、休斯頓、華盛頓-巴爾的摩、紐約和芝加哥等25個大城市的空氣素質,發現其中22個城市的煙霧和臭氧問題越來越嚴重。

臭氧是汽車排氣管、發電廠和工廠在陽光下操作生產出來的氣體,可導致肺部發炎、氣喘和其它呼吸系統疾病。當空氣中臭氧含量過高時,老人和幼兒不宜在戶外進行劇烈運動,以免吸入過量臭氧。柴油尾氣、木柴煙霧和其它排放釋放出來的細顆粒物和癌症、心臟和肺臟疾病有關。

八招養出乾淨的肺

空氣污染惡化,保養肺部變得很重要。大陸網站介紹專家提議的養肺方法,簡單且不花錢,只要持之以恆就可幫助保養肺部。

一、 深呼吸
我們每天呼吸都有參與的廢氣無法排出體外,多做深呼吸可幫助排除廢氣。找個空氣好的地方,伸開雙臂,擴張肺部,大口吸氣、大口呼氣。這樣做能改善肺部的氣血循環,增加血液中的氧氣,也可達到潤肺的目的。建議可每天早晚各做一次。

二、 肺部「保濕」
肺部喜歡濕潤而不喜歡乾燥,要注重肺部保養,最重要喝足夠的水。特別是天氣乾燥寒冷的季節,喝足夠的水能保證肺部和呼吸道潤滑。

三、 主動咳嗽
主動咳嗽,咳出痰液可幫助清潔肺部。做法是每天清晨、中午或晚上睡覺前到室外空氣清新的地方深呼吸,然後咳嗽,使氣流從口、鼻子噴出,然後咳出痰液,然後進行數次正常呼吸。

四、多吃養肺食物
胡蘿蔔和蘋果是保持肺部健康的兩種有益食物,即方便又便宜。胡蘿蔔的β胡蘿蔔素有助分解維生素A,具有保護粘膜細胞的作用。而蘋果富含的果膠和抗氧化物能減輕肺部的炎症反應。多吃蘋果有助減少得慢性含痰咳嗽的機會。

台灣勝昌堂參藥行刊文介紹排毒五寶,包括豬血、木耳、新鮮果汁、豆類(特別是綠豆)和海藻,常吃有助於潔淨肺氣管。豬血有活血、淨血、清肺功能;黑木耳可活血化淤;豆類一般被中醫認為有解毒功效,其中以綠豆最佳;海藻可清除血管中的脂肪,排出體內毒素。至於蔬菜方面,蘿蔔、南瓜、海帶、芹菜等具有清肺功能。水果方面,多吃梨子對肺部最好,生食或加上川貝燉煮都對肺部有效。

五、 戒煙
據調查,90%患肺癌死亡的病患都有吸煙史,想要養肺,就應該停止污染肺部,即日戒煙。

六、勤洗口鼻
在戶外活動或外出回家後,要及時洗手、洗臉和口鼻,清潔鼻腔口腔。用棉花棒沾點自來水或生理鹽水來清潔鼻腔也是不錯的方式。外出最好戴口罩。

七、別把窗子關緊

家裏廚房油煙、傢俱添加劑等污染物會使空氣受污,所以保持居家環境空氣流通對保養肺部也很重要。應選擇在空氣較好的時段開窗讓新鮮空氣進入室內。有的空氣淨化器可以淨化空氣中的細顆粒物,也可幫助保持室內空氣清新。

八、40歲以後定期檢查肺部
40歲以後肺功能開始下降,但早期沒有任何症狀。專家建議長期吸煙者、慢性咳嗽和咳痰者、呼吸困難者、在粉塵環境下工作者和呼吸道疾病患者等5類人要定期進行肺功能檢查。

注意身體發出早期肺癌訊號

眾所周知,肺癌之所以難治,是因為患者在早期感覺不到症狀。據大陸媒體引述廣東省人民醫院胸外科主任的話說,肺癌初期所出現的四大症狀包括咳嗽、發熱、胸痛(悶痛、隱痛)、血痰。肺癌是否出現症狀和腫瘤生長部位有關,若腫瘤出現在支氣管,早期就會出現咳嗽、血痰等症狀。若腫瘤靠近胸膜則會出現胸痛、胸悶等症狀。一般來說,40 歲以上無咯血病史的男女,突然出現不能解釋的血痰,就要多加注意了。(責任編輯:李曉清)

 

致癌物隨處飄!台灣空污四小龍最毒

五月 13th, 2014 Posted in 5-2.新聞-空氣污染 | No Comments »

資料來源: 華人健康網

發布日期:  2014年5月13日

【華人健康網 記者駱慧雯/台北報導】台灣的空氣好髒!PM10是空氣中粒徑在10微米以下的粒狀污染物,被歸類為一級致癌物,長期暴露會影響人體健康,但從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資料顯示,台灣的空氣污染嚴重,在90個國家中排名第60名,在亞洲四小龍中墊底,且污染程度是新加坡的2倍,民間團體呼籲政府防治空氣污染應更積極,不能只再消極地防治菸害。

空污PK!台灣60、日本17、新加坡32

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發起人、彰化基督教醫院婦產科醫師葉光芃引用WHO所公布的2014年空污資料,顯示全國1600個主要城市中,台北市的PM10年平均值達47.1 ug/m3(微克/立方公尺),排名第1089。

若以全國來看,台灣的PM10年平均值54 ug/m3,在90個國家中排名第60,遠不及鄰近國家的日本(排名17)、新加坡(排名32)、馬來西亞(排名34)、泰國(排名47)、香港(排名52)、韓國(排名57)

值得注意的是,台灣的PM10不僅比香港高出2成、是新加坡的2倍,更讓韓國超越。韓國在2011年的PM10值排名64,落後於台灣的62,但近年來的空氣品質改善速度卻勝過台灣,在2014年排名領先3的名次。

空污損健康 環團:衛福部責無旁貸

葉光芃醫師表示,雖然近幾年環保署推動低碳生活,能降低一些空氣污染,但低碳生活的主要功能在於因應氣候變遷、減低溫室效應,無法真正防治空氣污染,民眾持續生活在充滿致癌物的空氣中,致死率恐比車禍死亡來得更高。

葉光芃醫師認為,在空氣污染的防治上,政府應跟隨世界潮流,比照美國和加拿大等先進國家,將空氣污染與健康危害的相關政策,一起由衛生和環保單位共同統轄,且以健康照護部門(衛生福利部)扮演領導中心的角色,積極介入、支持並監督其他部門的交通運輸、居住環境、工業及能源發展等政策,以降低空氣污染對民眾的健康危害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