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Archive for 二月, 2014

降懸浮微粒 北京首次納入立法

二月 11th, 2014 Posted in 5-2.新聞-空氣污染 | No Comments »

資料來源: 中央通訊社

新時間:2014/01/18 20:35:15

(中央社台北18日電)為治理空污,大陸北京市人民代表大會今天審議「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草案)」,將降低懸浮微粒(PM2.5)首次納入立法。

新華社今天報導,北京市2013年PM2.5年均濃度每立方公尺89.5微克,超過年均35微克的標準1.56倍。全年空氣品質優良天數不到一半,5、6級污染天氣就佔全年天數的15.9%,平均每6至7天就有一次重污染。

北京市人大常委會2013年初已將草案列入計畫,核心內容之一是空氣污染物的「總量控制」。

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柳紀綱說,草案專設總量控制一章,確定了減少存量與控制增量相結合的制度。

報導指出,根據草案內容,在控制和減少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前提下,按照有利總量減少的原則,可以試行大氣污染物排污權交易制度。

柳紀綱指出,首先要進行最嚴格的排污權分配,通過排污許可證的方式,向各排污單位下達逐年減少的排污權指標;其次,與環評制度相結合;第3,實行減量化交易,即「買二用一」,企業必須購買2個單位的排污權,才能獲得1個單位的排污權。1030118

工廠炸豆腐油煙嗆鼻 四鄰叫苦

二月 10th, 2014 Posted in 5-3.新聞-餐飲油煙污染 | No Comments »

資料來源:自由電子報

2014-2-9

〔記者蔡明倫/新北報導〕新北市樹林區海德堡社區平日飽受隔壁油豆腐工廠的臭味所苦,嚴重影響生活,但因位於特定農業區內,臭味都未超過檢測標準;居民說,社區成立已二十多年,工廠前年才營運,多次協調不成。記者詢問時,廠商回說「環保局兩次檢測都通過,要檢舉就儘量檢舉,不用改善」!

家戶緊閉門窗 晾衣物染異味

據了解,這家油豆腐工廠位於樹林西圳街一段,離社區僅一牆之隔,排放油煙的風扇正對社區,前年八月開始承租廠房專門製作油豆腐。

海德堡社區總幹事劉光輝表示,居民在家時都得緊閉門窗,長期聞油臭味更會噁心想吐,連曬在外面的衣物都沾染到味道,需要重新洗過,多次通報當地環保局的環保派出所,人雖到,卻沒有設備可以採樣。

環局兩次採驗 均未發現超標

新北市環保局環保稽查科長許嘉琦則解釋,空污採樣與其他污染不同,需要大量人力,必須事先調派人力跟準備儀器,還要考慮天氣、風向等環境因素,最重要的是也必須看聞臭師的狀況而定,否則難以監測。

許嘉琦說,環保局接獲民眾通報後,已進行過周界異味採樣並送驗,兩次檢驗結果分別小於十及二十,均未超過農業區排放標準三十,但仍會要求業者加強污染防治設備。

據了解,異味排放標準住宅區為十,農業區為三十,工業區為五十;市議員陳世榮質疑,該社區為非都市計畫區內的甲種建築用地,也是供興建住宅使用,為何標準不一?

環保局副局長王美文指出,依據土地使用分區,其空污或噪音標準也有所不同,因社區位於特定農業區內,民眾在選擇住屋時,就該判斷能接受的環境。但社區主委沈大忠反駁,社區已蓋了二十多年,工廠是後來才開的。

業者稱符標準 歡迎民眾檢舉

記者電話詢問業者,工廠負責人氣憤難耐回說,「要檢舉就去檢舉,儘量檢舉,環保局兩次檢測都通過,還想要怎樣,我們處理設備是最好的,不用改善。」

陳世榮批評,環保局在各地設置環保派出所,就是為了增加機動性,但從環保局的解釋來看,新北市根本沒有能力抓空污,連廠商也不怕。

對此,王美文強調,仍會繼續加強稽查,若發現不當作為,絕不寬貸。

加拿大安大略省禁用燃煤發電

二月 7th, 2014 Posted in 5-1.重要國際環保新聞 | No Comments »

資料來源: 環保署重要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3.11. 26~2013.12.02)

加拿大安大略省禁用燃煤發電

加拿大安大略省將邁向無煤未來,其省長日前宣布北美最大火力發電廠Nanticoke2013年將停止燃煤,同時宣布新法令「終結煤炭以清潔空氣法」,將永久禁止該省使用燃煤發電,此舉創下北美行政區的首例。將燃煤發電從安省電網中去除是北美最大的溫室氣體減排計畫,煤炭因轉向使用天然氣和再生能源而停用。10年前火力發電供應25%安省能源需求,若納入環境與健康影響,該省須負擔44億加幣的成本。隨著逐步淘汰火力發電,安省霾害天數從2005年53天降至2013年僅剩兩天。2005年僅Nanticoke發電廠就製造1,800萬噸CO2,相當於370萬輛行車排放。該省正加速建置再生能源發電來取代燃煤,過去4年共已建置或宣布將建置共7,100百萬瓦的再生能源工程,亦有超過2萬5,000個家庭、農場、學校、教堂、企業已安裝或被許可安裝小型連結電網的太陽能光電工程。

歐盟通過新預算20%用於氣候開支

二月 7th, 2014 Posted in 5-1.重要國際環保新聞 | No Comments »

資料來源: 環保署重要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3.11. 29~2013.11.25)

歐盟通過新預算20%用於氣候開支

歐洲議會日前通過2014至2020年預算,其中至少20%將花在氣候相關方案和政策。該承諾是當前占比的3倍,並可能於此7年期間在所有歐盟主要政策領域產生多達1,800億歐元的氣候開支。歐盟的發展政策將有助實現20%整體承諾,估計僅2014-2015年間就有17億歐元用在開發中國家氣候開支上,而不包括28個歐盟個別成員國的氣候資助。立法官員表示,經過幾個月的複雜談判產生此長期財務架構協議,代表歐洲在朝向轉變成乾淨且具競爭力的低碳經濟體,並幫助開發中國家適應氣候變遷影響方面邁出了一大步。歐盟是全球第1個在其預算中將氣候行動主流化的區域。

研究預測2013CO2排量將再創新高

奧斯陸國際氣候與環境研究中心(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Climate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in Oslo, Cicero)表示,2012年全球CO2 排量高達350億噸,比2011年高2.2%,預估2013年將再增10億噸,也就是增加2.1%。新研究亦發現雖然2012年歐盟整體CO2排放減少1.3%,但德國排量卻增加1.8%,研究將此現象歸因於歐盟碳價瓦解、德國放棄核電,以及來自美國的廉價煤碳進口。該評估比荷蘭環境評估署(Netherlands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Agency, PBL)與歐委會聯合研究中心(Joint Research Centre, JRC)發表的研究悲觀,後者亦發現CO2排量創新高增至345億噸,但認為增加率下降至1.1%,為Cicero研究預估的一半。Cicero報告發現中國碳排已自過去十年平均增長率7.9%往下降,但仍占全球CO2 排放增加量的7成。同樣地PBL研究表示中國大陸與新興經濟體目前占全球排量48%,更加強美國、歐盟等國認為這些國家應在新國際約束協定中多負減排責任的主張。

研究發現活性炭可顯著降低汞污染風險

二月 7th, 2014 Posted in 5-1.重要國際環保新聞 | No Comments »

資料來源: 環保署重要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3.10. 29~2013.11.4)

研究發現活性炭可顯著降低汞污染風險

水體底泥與土壤中的汞污染熱點,會污染當地的食物網鏈並威脅生態系統,但清除工作不但昂貴,且具有破壞性。學者最近發現一種利用木炭,將汞困在土壤中的低成本、非危險性之降低曝險新方式。新研究顯示,添加活性炭(由木炭加工製成)可顯著降低高污染場址的汞曝露。研究團隊在實驗室中利用新技術,測試來自4個地方之汞污染底泥:河流、淡水湖與兩處半鹹水溪流。為了減少汞的傷害,活性炭吸附劑同時也必須減少蚯蚓會攝入的甲基汞─自然細菌與汞污染作用所產生物質。研究人員發現只加入表層底泥質量5%的活性炭,底泥棲息蚯蚓的甲基汞攝入量最高可減少9成。此一新技術提供汞污染土壤修復新方法,並可能大幅減少開挖與疏浚的相關費用。

★★★世界衛生組織將空氣污染物歸類為致癌物質★★★

二月 7th, 2014 Posted in 5-1.重要國際環保新聞 | No Comments »

資料來源: 環保署重要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3.10. 15~2013.10.21)

★★★世界衛生組織將空氣污染物歸類為致癌物質★★★

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癌症機構日前表示,人們呼吸的受污染空氣夾雜了致癌物質,將正式歸類為人類致癌物。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引用資料顯示,空氣污染在2010年造成全球22萬3,000人死於肺癌,也有令人信服的證據顯示它會增加膀胱癌風險。該機構評比致癌物質的部門負責人表示,依世界各地不同的暴露水準,空氣污染被發現有類似吸入二手菸的風險。IARC在審視數千項追蹤中人口數十年空氣污染及其他以老鼠為實驗的研究後指出,空氣污染及其主要成分微粒物質現在將被歸類為第1類(Group 1)人類致癌物,與其他逾100項IARC第1類已知致癌物如石棉、矽塵、紫外線及菸煙同一等級。雖然不同地區空氣污染成分和水準差異顯著,但此結論適用於世界所有地區。

歐洲環境署公布最新歐洲空品評估報告

歐洲環境署(EEA)公布最新歐洲空品評估報告,約九成歐盟城市居民至少暴露於1種世界衛生組織(WHO)認定有害健康的最危險空氣污染物。2009至2011年間,高達96%城市居民暴露在超出WHO準則標準的懸浮微粒(PM2.5)濃度中,98%暴露於超標臭氧中,較低比例歐盟居民暴露在超出歐盟限值或目標之污染物,因其標準較WHO準則寬鬆。報告指出不僅城市,部分鄉村地區亦有顯著空氣污染。對於減排空氣污染物,已有數項成功之舉,如過去十年已減少電廠、工廠與運輸排放二氧化硫,減少暴露;逐步淘汰含鉛汽油也降低影響神經發展的鉛濃度。除健康疑慮,報告亦強調優氧化等環境問題。雖然自2002年起氮氧化物與氨氣分別減少27%與7%排放量,但仍不如預期,有8國歐盟會員國在遵法期限後一年違反法定限值。

英國民眾支持開徵「綠稅」以發展再生能源

英國最新民調顯示,近四成民眾支持利用「綠稅(green taxes)」支持再生能源發展,僅兩成九民眾持反對意見,其他則不確定。民調結果透露英國民眾對資助再生能源的強力支持,同時發現高達四成五民眾認為「綠稅」是保護環境的重要方法,反觀僅三成八民眾認為是浪費金錢。英國民眾不認為綠稅是其能源帳單近來持續攀升的主因,是另一鼓舞英國政府的民調結果。逾兩成民眾認為英國的能源倘若對環境更為友善,並不介意能源漲價,但另有近五成民眾表示支持現行的「能源平衡與環保衝擊」政策。

空氣污染監控模式正快速改變

二月 7th, 2014 Posted in 5-1.重要國際環保新聞 | No Comments »

資料來源: 環保署重要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3.09. 15~2013.09.21)

空氣污染監控模式正快速改變

研究指出,由於近來下列進展,空氣污染監控模式(paradigm)正快速改變中:(1)手持、低成本之空氣污染感應器的開發,可以用高時間解析度以幾近即時的回報資料;(2)運算與影像化能力之提升;(3)無線通訊與基礎建設。上述進展可藉由增加輔助性的環境空氣監控並強化遵法監控,來支援傳統空氣品質監控。感應器已成為開始提供個人與社區瞭解自己環境曝露的必要工具,利用這些資料,個人與社區得以發展策略以降低污染曝露及瞭解這些曝露與健康指標間的關聯。

德國發表環境與兒童健康資訊指南

二月 7th, 2014 Posted in 5-1.重要國際環保新聞 | No Comments »

資料來源: 環保署重要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3.09. 17~2013.09.23)

德國發表環境與兒童健康資訊指南

兒童對有害環境影響的反應通常比成人敏感,儘管許多化學物質已禁止使用於玩具,日常物品散發出的問題物質充斥在家中灰塵或室內空氣的濃度仍相當高,這種情況在常被化學物質污染的教室與育嬰房更為嚴重。德國4個聯邦機構最近聯合發表環境及兒童健康相關資訊指南,除提供維持健康的室內空間之秘訣,同時也包括與環境相關之兒童疾病資訊,以及預防措施。德國聯邦環境署建議不要使用香水噴劑與其他室內空氣芳香劑,因為此類產品只會掩蓋污濁的室內空氣品質,並引進更多化學物質。採購兒童使用的產品時,可考慮貼有代表產品安全檢驗合格、對環境友善且低幅射的德國綠色標籤(Green Seal, GS)與藍天使標籤的產品。嬰兒監控器應儘可能遠離床鋪。使用電池的電器所散發的電磁波比使用變壓器者更小。兒童的房間應該禁用手機,並禁止嬰幼兒玩弄手機,兒童最好使用室內電話。無線室內電話比手機的傷害更小。無線網路分享器、路由器與無線電話基座,最好裝在走廊或較少人進出的房間,無線網路在不使用或晚上睡覺時,可以關掉電源。

美國環保署提議新電廠碳污染標準

美國環保署(EPA)提議清淨空氣法標準,減少新電廠碳污染以對抗氣候變遷,促進大眾健康,並發起藉由各州、部落及地方政府、企業與勞工領導人、非營利組織等廣泛與直接參與,共同為現存電廠建立碳污染標準,邁向更潔淨的發電產業。此提議達成歐巴馬總統6月25日簽署EPA備忘錄「發電業碳污染標準」的首要里程碑,是總統氣候行動計畫的主要內容。依提議新的大型天然氣發電機須符合每百萬瓦時1,000磅二氧化碳的限制,小型則為每百萬瓦時1,100磅,火力發電設備為每百萬瓦時1,100磅,若選擇多年平均排放量則可選擇符合較嚴的限制,允許更多操作彈性。新提議標準將確保新電廠使用潔淨科技興建以限制碳污染,符合發電業投資潔淨能源科技的要求,且提供彈性允許業者逐步採用這些科技,使其未來使用更潔淨的能源科技。此提議公布於聯邦公報後60天內開放給公眾發表意見。

氣候政策帶來清淨空氣並強化能源安全

據最新研究,氣候變遷政策與污染管制及能源安全措施倘若進行整合,可以提升空氣品質與公眾健康,使能源供給多元化,整體能源成本也會比之前多項研究顯示的金額更低。研究表示,能源安全、減緩氣候變遷、降低空氣污染與提升民眾健康的整合解決方案,可使亟欲開發永續能源系統的國家與地區真正省錢。這項研究顯示,若沒有氣候政策的介入,實行短期、強力的污染政策以控管排放,會讓空氣污染及與健康相關的衝擊顯著減少,但卻無法顯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但若提早實施氣候變遷減緩計畫,不僅會顯著減少溫室氣體,2030年的相關健康影響會比沒有實施氣候變遷政策但有實施既定污染控制的情境少65%,即減少2,300萬失能調整存活年(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s, DALYs)。目的在提升能源效率並聚焦地區自給自足之再生能源的氣候變遷提案,可減少燃料進口量、降低相關國家對進口油品的仰賴。在此同時,低碳化措施-特別是轉換成再生能源,也會造成更多元化的能源來源,提升國家或地區之能源系統強度。

英國將實施一次性塑膠袋收費政策

英國副首相克萊格宣布,2015年秋天起將導入一次性塑膠袋強制收取5便士費用的攻策。2012年英格蘭超市發送逾70億個塑膠袋,最終大多進入掩埋場或丟棄於街上或河川,扼殺了野生動物並花費納稅人數百萬鎊的清潔費用,愛爾蘭、威爾斯與瑞士類似的收費政策減少了80%塑膠袋發送量。環境部長表示,引進塑膠袋小額收費將使民眾在丟棄塑膠袋前三思,避免問題無限擴大。英格蘭的收費制度預期將以威爾斯為範本,在此制度中零售業者可自願將獲利捐予慈善機構。政府也會鼓勵生物可降解塑膠袋,將和廠商一同發展新的較高規的標準,符合者將可豁免收費。

氣候變遷將加劇空污對健康危害

二月 7th, 2014 Posted in 5-1.重要國際環保新聞 | No Comments »

資料來源: 環保署重要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3.09. 10~2013.09.16)

氣候變遷將加劇空污對健康危害

本世紀氣候變遷預期將引起空污變化,空污暴露恐每年增加全球約10萬以上的成人死亡案例。基於氣候變遷期刊發表的模擬研究結果,作者敦促在面臨未來氣候變遷時,人口較多的地區須有更嚴格排放控制,避免空污與相關健康問題惡化。研究人員運用「地球流體力學實驗室大氣模型版本3 (Geophysical Fluid Dynamics Laboratory Atmospheric Model version 3)」,進行現今與未來各種模擬,此模型為首項整合大氣力學、化學與物理的全面整合全球性化學-氣候模型之一。在中度氣候情境下,全球表面模擬溫度與降雨量分別增加2.7℃與6%,與最近「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第4次評估報告」(IPCC AR4)結果相符。研究顯示,氣候變遷會影響地表臭氧、細懸浮微粒等空氣污染物的濃度,加劇全球空污與相關健康風險,尤其是東亞、南亞與北美人口密集與污染嚴重的地區。

氣候與清淨空氣聯盟發表降低短壽命氣候污染物進程

二月 7th, 2014 Posted in 5-1.重要國際環保新聞 | No Comments »

資料來源: 環保署重要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3.09. 03~2013.09.09)

氣候與清淨空氣聯盟發表降低短壽命氣候污染物進程

「氣候與清淨空氣聯盟」(Climate and Clean Air Coalition, CCAC)會員國與成員的環保部長、企業執行長、資深政府官員與非營利機構代表,在該聯盟高階大會後,共同發表1項公報以慶祝過去18個月的進展,同時為未來減少短壽命氣候污染物(Short-lived Climate Pollutants, SLCPs)的努力,訂下雄心進程。代表CCAC 72個成員的高階官員,呼籲迅速擴大CCAC現行提案的規模以減少SLCPs,包括減少來自石油業、天然瓦斯業與城市固態廢棄物與掩埋場的甲烷與黑碳排放。各夥伴成員同意遵循蒙特婁議定書,逐漸減少氫氟碳化物的生產與消費,同時宣布支持CCAC消除來自燃燒柴油重型車輛與引擎之懸浮微粒與黑碳排放的長期目標,並歡迎聯盟協助各國進行國家級減少SLCP的行動計畫。此公報也鼓勵提升防止空氣污染相關疾病迫切性的全球意識,因為此類疾病每年導致全球6百多萬人死亡。透過此公報,CCAC夥伴成員鼓勵各國衛生部長與環保部長攜手合作,共同提升全球意識,也鼓勵強化現金流,以催化全球針對降低SLCP的投資。

英國專家警告過多焚化廠將威脅廢棄物回收

二月 7th, 2014 Posted in 5-1.重要國際環保新聞 | No Comments »

資料來源: 環保署重要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3.08. 20~2013.08.26)

英國專家警告過多焚化廠將威脅廢棄物回收

英國數據顯示,回收率30年來首次下滑,專家警告該國面臨興建過多焚化能量的危機,亦有人擔心「焚化爐成長潮」將成為抑制地方議會回收廢棄物的反誘因。英國過去使用掩埋做為其廢棄物處置的優先辦法,比其他歐盟國家較慢採用焚化。然而,為符合歐盟指令,英國近年來被迫尋找替代處置方式,刺激了國內外焚化產業的成長,大部分的英國廢棄物被送去德國或荷蘭焚化,提供家庭熱能。專家表示,使用焚化爐對回收產生不利後果,因為地方當局將被迫分流廢棄物供應焚化廠。英國目前有39座興建中或規劃階段的焚化廠,因此有容量過剩之虞。專家認為,如果大量規劃中的焚化設施開始運作,便有可能發生如北歐數國的情形─過度投資於焚化處理設施,必須進口廢棄物焚化。英國環境食品鄉村事務部指出,送廢棄物至掩埋場或焚化廠應是最後選項,並已明確告知地方當局焚化不應與回收或垃圾減量競爭。

美國政府提高碳社會成本引發反彈

為加速對抗氣候變遷,美國政府提高對未來碳污染造成的經濟損失預估。在首次審查後,來自11個政府機關的技術專家小組提高了所謂的碳社會成本(social cost of carbon, SCC),2010年起此數值被許多政府部門用來估算新法規的財政利益,新的2020年預估SCC為1噸43美元,比2010年預估值高58%。此項改變引起激烈檢視,反對者認為計算SCC的方法並不透明,甚至溫室氣體法規或實施碳稅的支持者也認為SCC修改過程的不透明與所使用的經濟模型是有問題的。當歐巴馬準備進行「氣候行動計畫」下一步─大力依靠行政命令來對抗電廠污染(美國最大碳排來源)之際,針對SCC的攻擊恐愈演愈烈。美國環保署將於9月20日公布新建電廠碳排放新標準,而適用於現存電廠的新標準也須在2014年6月前出爐。修改過的SCC亦可能影響重大化石燃料倡議,如「加美基石輸油管計畫(Canada-to-U.S. Keystone XL pipeline)」,新計算方式將使此計畫的社會成本超過其利益。

研究顯示減排煤灰與甲烷降溫效果不如預期

二月 7th, 2014 Posted in 5-1.重要國際環保新聞 | No Comments »

資料來源:環保署重要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3.08.12~2013.08.19)

研究顯示減排煤灰與甲烷降溫效果不如預期

美國研究顯示對付短期氣候污染物的努力無法如預期顯著降溫。2012年研究指出減少煤灰(又稱黑炭)與甲烷排放,可在2050年前降低升高的溫度0.5℃,也將帶來與減少空污相關的巨大健康利益,但美國能源部太平洋西北區國家實驗室(PNNL)新研究質疑這項策略是否真能顯著減少暖化。研究運用氣候模擬工具探究逾1,400種情境,總結即使2035年前大量減少煤灰與甲烷排放,也只能在2050年前減少均溫0.16℃。當檢視使用各種氣膠假設的個別情境,能達到的降溫只有自最少的0.04度至最高的0.35度。報告作者表示要對抗全球暖化,應有更全面對付二氧化碳以及短壽命污染物的因應措施。欲穩定氣候系統,須針對二氧化碳、一氧化氮與甲烷等溫室氣體,僅著重煤灰與甲烷並非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