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Archive for 八月, 2013

歐盟多數空污排放在國際限值以下

八月 16th, 2013 Posted in 5-1.重要國際環保新聞 | No Comments »

重要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2.06.25~2012.07.01

發布單位:環保署 

歐盟多數空污排放在國際限值以下

歐洲環境署報告表示,除了氮氧化物(NOx),多數空污排放都在國際協議限值以下。氨(NH3)、非甲烷揮發性有機化合物(NMVOC)與細懸浮微粒(PM2.5)3種污染物,2011年排放值已接近2020年國際法規下的減排承諾,顯示歐盟可朝更有野心的目標努力。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長距離跨境空污公約(Long-range Transboundary Air Pollution, LRTAP)是為限制會造成酸雨和優養化的空氣污染物而定,受影響的地方通常因氣流會遠距離及跨境挾帶污染物而致遠離污染源。此公約的哥登堡議定書包含自2010年起必須達成的NOxNMVOCsSOx(硫氧化物)NH3減排承諾,除各國外,也詳述歐盟減排承諾。而NOx是唯一2011年排放值超過歐盟減排承諾的污染物。此議定書已於近期更新,納入2020年五項目標,其中包含PM2.5目標。

 

歐盟對2020年汽車碳排量標準達成協議

歐盟執委會、歐洲議會和歐洲理事會達成協議,將確保2020年所產新車二氧化碳排放不超過95 g/km。此尚須會員國核准的新計畫,將考量每家車商現存車隊與先前提升效率努力,以為個別車商訂定減碳目標。由於擔心部分車商已開始依現存測試程序調整車輛效能,協議也要求業者儘快轉用較符合實際狀況的新燃料效率測試。但部分綠色團體警告,新協議太過寬待德國豪華車商,因其認為減碳太昂貴而一直遊說延遲實施新目標。在「超級積點(supercredit)」制度下,車商可以生產各種車輛來符合目標,創新科技如電動車可在計算平均車隊排放時以雙倍的點數計算,部分評論擔心將使車商減少致力於傳統汽車的減碳,使2020年實際平均車隊碳排放量變為97.5g/km,導致95g/km的目標要到2023年才能達成。

 

美國針對氣候變遷發布行政指令

美國總統歐巴馬日前提出三個面向的計畫以對抗氣候變遷:降低碳排、讓美國備妥抵禦氣候變遷衝擊,以及帶領全球共同進行抵禦。這項計畫主要將透過總統可自行頒布的行政指令,毋需取得國會批准,歐巴馬將發出總統備忘錄,要求美國環保署儘速完成新建與現有發電廠的碳排標準,及將2020年前再生能源發電量目標,再向上提升1倍。此計畫要求加速核准清淨能源、擴大並加速供電網的現代化,刺激先進化石能源計畫的投資,以及每4年進行一次聯邦能源審查,他認為聯邦政府必須以身作則,因此設定聯邦政府2020年前2成的用電必須來自再生能源,遠高於現行7.5%目標。為強化推廣能源效率,政府將與民間企業合作開發定型化合約,以利聯邦能源效率投資案更易取得資金。歐巴馬也指示聯邦機構找出並廢除有礙提升氣候復原力的投資障礙及會增加脆弱性的負向政策,並鼓勵與支持更聰明、更具復原力的投資計畫,包括透過機關捐贈、技術協助與其他方案,涵蓋部門從交通運輸及水利管理到節能與災難救助。歐巴馬同時呼籲在2014會計年度預算中廢除美國政府對化石燃料的稅賦補貼。

 

歐盟將服飾中化學物質列為極高度關注物質

REACH候選名單目前有144項極高度關注物質,德國聯邦環保署提議納入7項化學品,其中之一為全氟辛酸(PFOA)。歐盟會員國已確認德國與挪威主管機關的聯合提議,將PFOA及其衍生物全氟辛酸銨(APFO)納入REACH候選名單。這些物質常見於戶外外套、地毯或家具罩等防水、防塵或防油材質,會在食物鏈中累積,並常於人體血液中被發現,同時穩定存在環境中,包括深海和極地及生活在當地的動物如北極熊、海豹和海鳥等。另外,用於樹脂或油漆的壬基酚聚乙氧基醇、有毒重金屬鎘及氧化鎘、塑化劑鄰苯二甲酸二戊酯等,也通過被列入名單中。PFOA加入REACH候選名單後,廠商須(依顧客請求)公開產品是否含0.1%以上的PFOA或其他極高度關注物質,此資訊可透過德國聯邦環保署網站查尋。此外,挪威與德國聯邦環保署提議限制PFOA在歐盟生產及應用,將影響進口產品。

 

美國環保署強化冰箱與冷凍庫能源之星要求

根據美國環保署新標準,取得能源之星認證的冰箱與冷凍庫,與達成2014年聯邦最低能源效率標準之型號產品相比,至少可節省10%以上的用電量。倘若所有在美國販售的冰箱與冷凍庫都能達成新標準,每年可減少大約超過相當於100萬輛車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此外,回收舊冰箱並以符合新能源之星標準的冰箱取代,消費者可在產品生命期間節省150美元至1,100美元的電費。某些能源之星冰箱與冷凍庫有連線功能,可以提供消費者新的便利性與節能機會:這些產品可以讓消費者看到即時的能源使用情況、接收能源相關訊息,如冰箱的門是否關好,或遠端遙控管理各種設定。此外也可以對應智慧電網,意謂只要消費者同意,便可對來自電力公司的訊號作出回應,包括在電力較貴的供電尖峰時期減少運作等。

 

澳洲推出互動式天氣資訊系統

澳洲環境部日前推出一項最先進的互動式天氣新資源,協助民眾獲得及時且便於使用的天氣資訊。環境部長表示,MetEye是「下一代預報及預警系統」的一部分,由澳洲政府資助3000萬美元升級氣象局天氣服務,完整推出後,將顯示澳洲任何地點的預報、衛星和雷達影像及其他觀察,使用者得以結合溫度、降雨、雲量和風速等天氣資訊。MetEye也將有益於緊急事件服務社群,協助針對惡劣天候事件的規劃和應對,包括及時河流觀測,每69分鐘更新一次,顯示河流正在上漲或處於小、中或大型淹水水平。使用者可重疊衛星和雷達影像,再加上預報,將有助提供決策參考。MetEye也可顯示整個澳洲或特定地點的7天天氣預測,包括暴風雨、雪、雨、霧、霜的發生機率等,並包含文字詳細資訊,以確保包括低速網路連結者在內的每個人都能使用。

 

研究指出含可生物降解塑膠的堆肥阻礙植物生長

歐盟執委會表示,研究發現含可生物降解塑膠的堆肥會阻礙植物生長,此結果可能影響歐盟廢棄物管理做法。波蘭研究人員在歐盟資助下,調查包含生物聚合物堆肥對種子發芽和植物根部成長的影響。研究人員測試5個包含3種生物聚合物不同組合的堆肥樣品:聚乙烯C,熱塑性玉米澱粉和相容劑(3者之澱粉含量和密度各異)。該堆肥含有92%植物原料(小麥稈、油菜稈、豌豆廢料),及8%生物聚合物。歐盟執委會表示其結果表明,當施加含生物聚合物的堆肥時,花園水芹、白芥和高粱類種子萌芽的抑制程度超過2倍,對萌芽的最大負面效應出現在由聚乙烯構成65%生物聚合物含量的混合堆肥。根部成長也被發現有2倍機會更易受抑制。此外,含生物聚合物堆肥強烈抑制Heterocypris incongruens生長,這是一種常在科學測試用來指示堆肥和污水污泥毒性的有機體。歐盟執委會據此結果指出,所有含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物質的堆肥在風險評估系統下,可被歸類為第3(具強烈危險)

 

研究發現頁岩氣井套管滲漏污染地下水

美國杜克大學研究團隊在賓州東北部的研究發現,低含量甲烷和其他污染物與頁岩氣開採有關,而越靠近氣井污染程度越高。研究人員強調,該污染可能起因於氣井的不良建構,而非水力壓裂本身,但此結果是該產業應改善鑽井作業的另一警訊,也是頁岩天然氣開採會造成環境影響的最新證據。研究團隊在141個受測試的淺層飲水井中發現有115個受到甲烷污染,並以碳同位素追溯其來源。但該團隊並未找到證據顯示,用於水力壓裂的化學品從深處污染了含水層。研究人員指出,這些甲烷可能來自氣井套管本身的滲漏,造成直接污染,而此結果並不一定表示所有鑽井作業都會有問題,因為該團隊在阿肯色州的研究並未發現頁岩污染的證據。

 

歐盟研究提出新工具協助改善能源與物質流

研究提出新工具協助規劃者選擇正面影響城市能源、碳、水與污染物流的都市設計,在規劃過程融入科學知識,協助城市達成永續目標。在EU BRIDGE計畫下,此研究考量歐洲5城市的「代謝」,發展評估一「決策支援系統」(DSS)工具,評估永續城市發展規劃選項。案例研究的5座城市各有特色:芬蘭赫爾辛基熱能支出大,希臘雅典冷氣支出大,英國倫敦是大城市範例,義大利佛羅倫斯代表歷史城市,波蘭格力維采是歷經近期快速社、經、政變動的城市。每座城市的當地規劃者和都市發展者擬定各自永續目標,如改善空品或減少熱島效應。藉由新工具可評估為達成不同環境因素目標所設計的不同規劃選項的影響,如能源、水、碳、污染物與投資成本、住房與就業等社經因素間的關係。5項案例研究都發現綠地空間透過冷卻、封存二氧化碳、緩衝水流失與改善空氣品質,對達成永續目標有正面影響,而增加建築與道路則有負面影響。

 

研究顯示塞車費比行車限制更有效

瑞典哥登堡市民即將用選票決定是否繼續維持現行之塞車費,據哥登堡大學最新研究,收取塞車費為減少交通量與提升空氣品質的較佳方法。該大學的博士論文顯示,哥倫比亞波哥大市強烈的行車限制辦法效果不彰,反觀斯德哥爾摩市採用的塞車費除可減少交通量外,還可能達成歐洲空氣品質目標。研究評估波哥大市為改善交通阻塞與空氣污染所實施的行車限制,包括利用車牌號碼限制部分車輛只能在特定時間上路,這種方式已成為開發中國家常用的政策,其技術門檻低且較不昂貴,但研究發現此類交管雖在特定時段初步可以改善空氣品質,但長期來說空污與車輛使用並未下降。事實上,有證據顯示在最嚴格的管制期間一氧化碳濃度不降反升,原因是低收入族群為了規避尖鋒時段的交管,都會提早起床上路。相較之下,波哥大市在調漲汽油燃料稅後,汽油的消耗量隨即減少,顯示市場機制可能比行車限制更有效。研究建議若塞車費可隨大自然的污染自清能力機動調整價格,不但能減緩地球暖化,也能降低都會空氣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都市樹木可去除細懸浮微粒與拯救生命

八月 16th, 2013 Posted in 5-1.重要國際環保新聞 | No Comments »

重要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2.06.18~2012.06.24

發布單位:環保署

都市樹木可去除細懸浮微粒與拯救生命

美國一項首次估算城市森林去除PM2.5懸浮微粒之整體效果的調查顯示,每個城市的樹或森林每年平均可以拯救一條人命,紐約市的樹每年平均拯救8條人命。研究人員評估全美10座城市的樹木去除懸浮微粒之數量、樹對PM2.5濃度的影響、以及對人類健康的相關價值與影響。據統計,超過8成的美國人生活在擁有超過1億英畝之樹木與森林的都會環境中,專家表示研究清楚顯示美國城市的森林是極為重要的資本投資,可以讓空氣與水更乾淨,降低能源成本,同時讓城市更宜居住。整體來說,樹木降低PM2.5對人體健康影響效果最大的地方在紐約,因紐約人口眾多、樹木相對具較高的PM2.5去除效率及對污染濃度造成的減量。而樹木去除整體PM2.5最多的城市為亞特蘭大市,因該市樹木種植面積比例較高,且PM2.5濃度也比較高。雖然城市樹木對PM2.5的去除功能比對PM10低很多,其對健康的影響及價值卻高很多。

 

研究發現三手菸會損害人體細胞基因

科學家首度發現三手菸─乃二手煙煙消雲散多時後仍黏附在幾乎所有表面之有毒殘留物─會造成人類細胞的基因損害。人類可以透過呼吸、食入或皮膚接觸等曝露於三手菸。由美國勞倫斯柏克萊國家實驗室所進行的研究,同時發現長期曝露在三手菸環境下比短期密集曝露危害更大。科學家發現存在長期曝露於三手菸環境樣本中的化學物,濃度比短期密集曝露的樣本更高,對DNA的損害也更大。此外三手菸可造成DNA鏈斷裂或DNA氧化損害,導致基因突變,其之所以特別有害是因為非常難以去除,研究發現抽菸者即便已經搬走超過2個月,公寓的表面與灰塵仍可偵測到三手菸。一般的清除方法包括吸塵器、擦拭與通風,但都無法有效降低尼古丁污染。

 

UNEP發表企業全球環境展望報告

私部門的未來將越來越取決於企業如何適應瞬息萬變的環境,和開發可降低氣候變遷、水資源短缺、有害化學物排放和其他環境問題等影響的商品及服務的能力。從極端天氣事件到有限自然資源壓力不斷加大等,全球性環境變遷將更加影響從金融和旅遊到醫療保健和運輸等產業的營運成本、產品市場、原物料取得、及企業聲譽,以上為聯合國環境規劃署 (UNEP)「企業全球環境展望5(企業GEO-5):環境變遷對企業部門的影響」報告的主要結論。該報告是以UNEP對全球環境狀況全面性評估的「全球環境展望5(GEO-5)」報告為基礎,並認為人類對全球環境的壓力使全球正接近或已超過幾個關鍵環境門檻值,超過這些數值後,地球的生命支持功能可能發生變化。企業GEO-5透過對建築、化工、採礦、食品、和其他產業的詳細分析,列出各部門的特定風險和企業該如何調整以建立長期競爭優勢。

 

世界銀行警告開發中經濟將受氣候威脅

在八大工業國(G8)領袖對解決氣候變遷的緩慢進度表示嚴重憂慮後,世界銀行發表重大報告,警告未來數十年許多全球最窮的國家將面臨驚人的氣候風險,威脅經濟發展。去(2012)年世界銀行報告警告全球若不緊急採取減排行動,將在世紀末增溫4°C。延續此報告,「降溫:氣候極端、區域影響與支持復原力的理由」的報告模擬升溫對漠南非洲、南亞與東南亞的可能影響,並警告開發中經濟體將易受糧食短缺、旱災、土壤惡化及珊瑚礁惡化造成魚獲減少等影響。世界銀行報告並警告未緩和的氣候影響將削弱經濟發展努力,讓國家更難突破貧窮困境,同時也會造成更多城鄉遷徙,使都市建設壓力更大。世界銀行主席堅稱開發中經濟體可採取行動加強氣候復原力,在對抗貧窮的同時亦減少氣候風險。

 

美國環保署報告指出發展如何影響公眾健康和環境

美國環保署「人造和自然環境:對土地使用、運輸和環境品質間相互作用的技術性檢討」報告指出,某些種類的土地利用和運輸策略可減少發展對環境和人體健康的影響。該報告概述土地利用、建物、移動行為、人口增長、及已開發土地擴張的趨勢,然後討論這些趨勢帶來的環境後果,如棲地喪失、水資源和空氣品質惡化、城市熱島、溫室氣體排放和全球氣候變遷,以及其他健康和安全影響。該報告在結論中描述減少這些環境影響的方法,策略包括保護敏感區域、於已建設完成區域及現有轉運站周邊集中發展、混合用途發展、設計對步行者及自行車騎士在內所有使用者安全的街道、以及採用綠色建築技術。

 

加拿大安大略省將引進新廢棄物減量法

加拿大安大略省將引進新法及「廢棄物減量策略」,希冀創造就業,為後代打造更強與更環保的經濟。新法將取代現行2002廢棄物轉化法(Waste Diversion Act),伴隨法案的「廢棄物減量策略」為該省提高廢棄物轉化的藍圖,亦將公布供大眾審議。安大略省每年製造1,200萬噸廢棄物,但目前只從掩埋場轉換25%,多數轉換來自居家,約有46%。該省60%廢棄物由產業製造,但僅13%回收。安大略省政府表示每多回收1,000噸垃圾將增加7個工作。新提議的廢棄物減量法將包括建立個人生產者對壽命終了產品轉為指定廢棄物的責任要求、要求法案下指定廢棄物全部定價以保護消費者、要求生產者補償市政府指定廢棄物收集與處理費用、將其「廢棄物轉化組織」轉為新的「廢棄物減量機關」,負責監督新的個人生產者責任制的遵守與執行等。

 

永續保險原則促成聯合國保險業合作倡議

為支持聯合國永續發展會議的目標,永續保險原則(Principles for Sustainable Insurance, PSI)1年前在里約熱內盧推出後,已促成聯合國與保險業間旨在推動環保、社會與經濟的永續發展最大規模合作倡議。近60家主要的保險業者、保險市場組織與國際機構,均表態採納具有指標意義的PSI,數目是2012年發起時的2倍。PSI係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財政倡議(UNEP Finance Initiative)6年的全球程序開發完成,目的在強化保險業的復原力及其對營造永續社區與經濟的貢獻。PSI已催生出一個應對與保險業者及永續發展有關的環境、社會與治理議題之先鋒倡議,包括關鍵議題如氣候變遷、極端天氣事故、環境惡化、保險的取得與可負擔性、人口老化、優良治理與良心企業做法等。UNEP執行長指出,PSI倡議已為保險業在永續發展中的角色鋪好全球路徑圖,它是一個全球性產業如何將永續發展的各面向置於其產業核心的耀眼典範。該倡議目前正在發展1項全面性的全球策略及工作計畫,將於11月在北京舉辦的第2屆年度大會上完成。

 

研究發現殺蟲劑減少水生環境生物多樣性

研究指出,許多目前用於歐洲與澳洲的殺蟲劑,造成河中無脊動物地區多樣性減少。研究發現歐洲和澳洲水生昆蟲與其他淡水無脊動物的地區生物多樣性嚴重流失,歐洲未受污染與嚴重污染地區的生物多樣性相差42%,澳洲則相差27%。研究亦發現生物多樣性整體減少主因是易受殺蟲劑影響的幾類物種消失所致,如石蠅、蜉蝣、石蛾、蜻蜓等對魚類和鳥類頗為重要的食物鏈成員。水生環境的生物多樣性有賴這些動物維持,因牠們確保表面與地下水正常交換,因此可做為水質指標。該研究令人擔憂的結果是,殺蟲劑在目前歐洲法規的防護濃度下,對這些微小生物已有災難性影響。作者指出殺蟲劑使用是生物多樣性流失的重要驅力,且法定允許的最大濃度不足以保護流水中無脊動物的生物多樣性,急需結合生態學與生態毒理學的新概念。

 

研究比較綠色屋頂與涼爽塗料成本效益

綠色屋頂夏日可冷卻建物,冬日可防止熱能流失,但新研究指出在南歐溫暖氣候下,其須灑水的額外支出使「涼爽屋頂塗料」更具成本效益。研究模擬一單層平屋頂且絕緣性佳的辦公建物,搭配不同種植被綠色屋頂的能源需求,並和傳統屋頂(具隔熱效果與路面塗料)及高反射塗料(涼爽屋頂)的同型建物做比較,評估歐洲南北城市不同天氣狀況下的能源效率與成本。結果發現綠色屋頂比傳統屋頂更能減少能源需求,尤其是夏季。與涼爽屋頂塗料相比,綠色屋頂於寒冷天氣較能有效節能,但在溫暖氣候下,一般而言涼爽屋頂塗層表現較佳。不同屋頂的相關成本上,冷天氣下綠色屋頂比涼爽塗層或傳統屋頂較具成本效益,但溫暖氣候下其灑水成本多於節能所獲利益。此外研究人員估計裝置綠色屋頂的成本,並比較每年所省能源費用,指出所有氣候的回本期都很長,總結綠色屋頂雖可大幅節能,但也許並非最具成本效益的方法。

 

研究探討觸發WHO水體藍綠藻警報之磷濃度

世界衛生組織(WHO)曾針對休閒性使用受污染水體時產生負面健康效應的低、中、高可能性,發表一系列藍綠藻(cyanobacteria)濃度指引值。研究人員針對淡水中不同磷含量可能產生的藍綠藻最大濃度進行估算,再將其與會觸發WHO休閒健康警報的可能性作連結。研究人員使用來自歐洲各地1,500多座湖泊藍綠藻濃度和總磷水準的資料計算,結果顯示,在5%的中等和高鹼度湖泊中,低濃度總磷(小於35µg/L)即會造成藻華充分生長,超過WHO的低和中等風險臨界值。但研究人員指出,約有50%受調查湖泊超過100µg/L的總磷濃度且並未使藍綠藻濃度觸發WHO低度健康警報,這表示還有其他因素影響藻華發展,如低氮濃度可能會抑制生長。此研究結果可幫助水管理者制定水體的總磷值,例如,研究人員建議20µg/L的總磷目標值應可確保只有很小(低於10%)的機率會觸發WHO休閒水體低度健康警報。

 

 

 

新研究呼籲須加強控管車輛非排氣污染

八月 16th, 2013 Posted in 5-1.重要國際環保新聞 | No Comments »

重要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2.06.04~2012.06.10

發布單位:環保署

新研究呼籲須加強控管車輛非排氣污染

新研究指出車輛排氣僅占交通污染1/3,近半數道路交通空污來自非排氣來源如煞車磨損、路面磨損、與路過車輛揚起的路面微粒。主持此研究的英國赫特福德大學教授Sokhi呼籲對非排氣污染加強控管。研究團隊由英國赫特福德郡A1公路上的哈特菲爾德隧道中取得空氣樣本,主要針對與長期健康問題如心臟病有關的PM10空污微粒。有別於其他在露天地點調查PM10非排氣成分的研究,此研究採更受控制的環境,大幅減少天氣影響。根據分析,汽車排氣管排出的汽油與柴油排氣占微粒子33%,路上車輛移動占27%,而煞車與路面毀壞占11%2010年倫敦交通局開始在路面上噴灑方解石膠,希望將懸浮粒子黏著於路面,但近期研究質疑其成效。Sokhi表示,須知控制非排氣污染較為困難,或許需採數種方法,應調查可行新技術與其他污染防治選項,如新式輪胎和煞車材料與興建路面的不同方法。

 

報告顯示中國大陸正處於綠色科技發展十字路口

中國綠色科技倡議(China Greentech Initiative, CGTI)發表報告指出,中國大陸正處於綠色科技發展的十字路口。儘管綠色科技投資與日俱增,許多綠色新科技也等待佈署,但中國大陸由於快速經濟成長,仍受愈來愈嚴重之環保問題所困。為了面對這些問題,中國大陸必須降低供應導向型目標的比重,並採取較整合的與實際效果連結的方法,以達成真實的環保績效。這項報告主要發現包括:1月份超高的PM2.5懸浮微粒事件已經促使政府作出有意義的回應:要求74座城市必須公布與建立有效監督與降低過高之PM2.5懸浮微粒的架構;中國大陸政府企圖仰賴建物與工業能源使用效率的提升來降低GDP能源密集度;43%的中國大陸能源由3大產業所消耗(鐵礦、化學產品、非金屬類礦物產品),而且效率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報告也凸顯中國大陸5個綠色科技生態系中目標達成的願景與路線圖,這5個領域分別為:改善建築物品質、電動車輛、低碳生態城市、下世代能源價值鏈、及永續性。

 

聯合國發表減少食物損失與浪費報告

研究指出全球農業系統所生產的卡路里有1/4被損失或浪費掉,嚴重挑戰地球減少飢餓與滿足全球快速擴張人口糧食需求的能力。新工作報告「減少食物損失與浪費」於世界環境日發表,指出逾半數歐、美、加、澳食物損失和浪費發生在消費階段,開發中國家則有2/3食物損失和浪費發生在糧食採收與儲存之後的階段。此項由世界資源研究所(WRI)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共同發表的研究展示減少食物損失與浪費的簡單且低成本解決方法,從澳洲的社區食物銀行到阿富汗的農民金屬糧倉,皆已在全球社區產生顯著環境與經濟利益。複製與擴展這些倡議可大幅減少每年全球13億噸食物損失丟棄,並在全球資源效率上產生重大進展。報告建議發展全球共通標準,測量與呈報政府與民間部門食物損失與浪費;設定全球、國家與企業減少食物損失與浪費目標約50%;加倍投資於開發中國家後採收階段損失的減少;於已開發國家設立減少食物浪費的機構及組織。

 

歐盟資助中小企業綠色創新計畫成效可觀

最新報告顯示,投資於專注於環保創新科技的中小企業,不但投資效應顯著,且能製造就業機會,同時減緩環境衝擊。歐盟透過綠色創新基金對中小企業的投資數據顯示,投資報酬率高達20倍,也就是每投資1歐元,可為受益者創造出20歐元的價值。此外,每項此類投資計畫平均會產生8個永久性的全職工作。歐盟的綠色創新基金聚焦在5大主要產業:物料回收、水資源、永續建築產品、綠色企業、食品與飲品。受益於此一基金的240多項各類計畫,已經陸續展開,他們是由具創新概念但亟需前期資金以實現成長潛力的中小企業所發展出,包括由海藻提煉生產的omega 3脂肪酸到無污染皮革生產的各種產業與產品。針對這些計畫的分析顯示,連帶產生的綠色好處相當可觀:總計節省相當於135萬人口之歐洲城市的年用水量、減少的溫室氣體碳排放則相當於170萬個歐盟家庭每年用電量所產生的碳排放;此外,減少的廢棄物則相當於12.5萬人口的歐盟城市的每年垃圾量。

 

歐洲環境署公布城市固體廢棄物管理情形

歐洲環境署公布的報告檢視20012010年歐盟27國與冰島、挪威、瑞士、土耳其和克羅埃西亞的城市固體廢棄物(MSW)管理。數據指出少有證據顯示廢棄物有減少跡象,32國有212010年每人生產廢棄物多於2001年。但MSW送至掩埋場的數量有樂觀趨勢,掩埋率75%以上的國家數從2001年的17國至2010年降為11國。生物廢棄物如食物的回收率仍低,僅7國上升5個百分點以上。報告亦評估掩埋稅或回收經濟獎勵等政策工具如何影響歐洲回收率。禁止有機廢棄物(如食物)掩埋及增加掩埋稅逾50%或每噸課稅30歐元以上的國家都有好成效。其他成功措施包括廢棄物強制分類。作者表示執行數種不同工具的國家回收率較高,最後報告檢視達到廢棄物架構指令目標的可能,即2020年前50%家庭廢棄物須被準備用來重複使用或回收。雖有11國達成或看似可能達成目標,但報告總結多數國家須作「極大努力」。

 

全球旅館共同制定碳足跡計算方法

近來許多企業會把其在旅館舉辦的活動造成的碳足跡當作選擇旅館的考量因素之一,但由於旅館都以不同方式計算碳足跡,比較各旅館碳足跡仍是挑戰。因此全球23家旅館公司擱置其業務競爭,制定了一個計算的標準方法-「旅館碳計算倡議」,同時也制定了報導碳排放的共同語言。至今全球超過15,000家旅館已採用該方法,它不僅健全-足以符合全球碳報告標準,也相當實用-從大型賭場到小型民宿皆可實施。約50家旅館測試結果顯示,從像是能源帳單和供應商等容易取得的資料著手,約需兩小時就可完成計算。在輸入電腦計算表格後,該旅館可分析客房和會議室在某個特定年份每晚每個客人的碳足跡。世界觀光旅遊委員會執行長表示,此倡議是世界最大旅館放下競爭差異共同為全產業利益努力的典範,希望有更多旅館簽署使用此將迅速成為產業新標準的倡議。

 

英國推出企業氣候變遷調適指南

英國環境署(Environment Agency)和環境管理與評估研究所(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 Assessment, IEMA)聯手推出1份旨在幫助永續發展高階主管制定有效氣候變遷調適策略的最佳實踐指南。此名為「氣候變遷調適:強化企業實踐論點」的新指南,是政府贊助「氣候預備」倡議的一部分。該指南主推一系列案例研究和最佳實踐建議,詳細介紹如何擴大企業對氣候變遷調適措施的支持、進行有效氣候風險評估,並為欲提昇營運及供應鏈韌性的企業辨識出「先趨優勢」機會。來自IEMA的作者指出,氣候變遷調適已開始成為多項商業程序的重點,從風險登記冊和組織管理系統、供應鏈及採購,一直到銷售、服務提供,甚至是產品設計。環境署專家則表示,近年來極端氣候的衝擊已突顯應對氣候風險是確保韌性和長期競爭力的關鍵議題,經由強有力的企業實踐論點來匯集組織對行動的支持是個好起點。

 

日內瓦湖發現微塑膠污染

研究發現西歐最大湖日內瓦湖有微塑膠污染,其含量足以引起關注。日內瓦湖沙灘與湖水皆發現顯著微塑膠污染,含大至直徑5公厘的廢塑膠碎片。該研究是首次針對大陸(continental)淡水湖所做的微塑膠污染研究,研究人員對這麼高的微塑膠含量表示驚訝,尤其瑞士是具高度環保意識的國家。過去幾十年為保護日內瓦湖湖岸(包括法國與瑞士沿岸)雖已投入相當多的努力,該湖卻仍受到污染,此情況可能代表了全球淡水水體的狀況。大陸水體的微塑膠預估是海洋微塑膠污染的主要來源,科學家估計僅約20%的海洋微塑膠直接被倒入海中,其餘80%估計於陸地來源形成,如廢棄物傾倒場、街道垃圾與污水。在瑞士聯邦環境室命令的支持下,科學家正逐漸將焦點延伸至全國的湖泊與河川,除了研究微塑膠外,也會調查微污染物,如PCBs等。研究人員已發現相當濃度的PCBs存留在日內瓦湖的微塑膠中。

 

英國發表流域為本方法政策文件

20112月英國政府表示水環境改善的未來方向應以較聚焦於地方的決策與行動為核心,並支持流域管理規劃為水資源架構指令行動的一部分。為使流域層次所有利害關係人的行動更協調,須讓這些利害關係人在環境署與其他組織的支持下,有更大的參與與行動,流域為本方法(Catchment Based Approach)之核心思想,就是參與和合作。為了讓眾人更瞭解此一方法實務上如何運作,許多先行流域方案已經陸續展開,以集思廣益並找出廣泛推廣此一方法的最佳實務典範元素。透過清楚瞭解流域相關的議題、讓地方社區介入決策過程與分享證據,以及制定行動優先順序,這些先行計畫的目的在於測試這種流域為本方法的長期可行性。本文件提供流域為本方法的一般性資訊,以提供不同水環境改善方式的初始框架,它並非要定義流域為本方法所需的程序或行動,而是相信這些應儘量由地方決定,以確保此方法能以最佳方式達成地方優先目標。

 

美國環保署必須分析油污分散劑對動物之危害

據美國聯邦政府機構與數個環保團體達成的和解案,聯邦政府須分析「加州分散劑計畫」所授權使用的分散劑會不會對瀕臨絕種的野生動物造成危害。2008年完成的加州分散劑計畫,授權加州聯邦外海海域發生漏油事件時,可以使用化學分散劑來進行處理。和解案要求美國環保署與海岸防衛隊必須在2014131日前,針對分散劑對瀕臨絕種物種的影響,向國家海洋漁業署及魚類暨野生動物署提出書面諮詢。和解案也要求上述聯邦機構必須將6個針對英國石油深水地平線漏油案分散劑效應的科學研究,納為整體分析的一部分。此6份研究中的1份報告指出,COREXIT分散劑會讓漏油的毒性增加52倍。原告也引用其他調查,認為COREXIT 9527分散劑比起未經處理的漏油,對海鳥羽毛的絕緣特性傷害更大。研究發現經分散劑處理後的原油,對魚卵、幼蟲與成蟲甚至珊瑚都具有毒性,同時也會影響海龜呼吸與消化食物的功能。

 

最短命!七期夜市拆除 罰20地主960萬

八月 15th, 2013 Posted in 6-3.時事布告欄 | No Comments »

新聞標題: 最短命!七期夜市拆除 罰20地主960

資料來源: TVBS新聞網

發布日期: 2013813

內容:

(記者/張子銘) 台中市七期觀光夜市,違法營業3天,被市府連續開出6萬、12萬和30萬罰單,但業者卻照常經營,市府決定改對20位地主開罰,每人48萬,總金額高達960萬,並且在上午派施工單位,強制拆除廁所違建,斷水斷電,並且把整塊土地封閉,七期夜市從開幕到被拆除,只維持短短4天,成了全台灣最短命的夜市。

 

9點一到,怪手準時開工,拆除七期夜市的廁所違建,一台拆違建,另一台負責開挖柏油地面,破壞業者私接的水電管線,防止夜市重新營業,儘管業者一早,就請工人趕工拆廁所,但市府這次完全不給業者轉圜空間。

 

記者張子銘:「七期夜市廁所,一早工人就在全力搶拆,因為九點一到,市政府的工務單位,立刻就要把它強制拆除。」

 

都發局主祕李正偉:「本來是()攤商管理人,從6萬、12萬到30萬,但是昨天已經改處罰土地所有權人,現在這整塊(夜市)基地,大概有4筆地號、20位地主。」

 

台中市七期觀光夜市,在住宅用地擺攤,被市府認定違法,卻還是照常營業,開幕3天,市府連續開出6萬、12萬和30萬罰單,並要求停止營業,但業者卻不理會,市府後來發現,承包夜市業者不具代表性,罰了也沒用,因此決定改對20位地主開罰,1個人48萬,總金額高達960萬,上午除了強制拆除、斷水斷電,還吊掛鈕澤西護欄,封閉整塊土地。

 

都發局主祕李正偉:「夜市不只違法,已經嚴重影響公共安全、公共交通、公共衛生,我想這部份的話,我們還是必需依法執行,而不是因為對象是不是有豪宅,我想市政府執法沒有差別。」

從制高點來看,七期觀光夜市,緊鄰台中市房價最高的七期重劃區,一旁全是高級豪宅、商辦大樓,是否受到豪宅住戶壓力,市府否認,但夜市只營業了4天後就被拆,成了全台壽命最短的夜市。

室內燒香 肺易發炎

八月 13th, 2013 Posted in 5-2.新聞-空氣污染 | No Comments »

新聞標題:室內燒香肺易發炎

資料來源:台灣新生報

發布日期:201385

內容:【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

有些民眾習慣在室內燒香或燃燒帶有香氣的線香、塔香、檀香與沉香,但燒香很容易產生室內空污物質,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研究團隊最新研究發現,這些燒香所產生的空污物質很可能讓人類肺部細胞出現發炎反應。

這項研究已發表於八月號「環境整體科學」期刊。研究作者包括流行病學助理教授卡林‧易特斯、已退休的環境科學與工程學助理教授肯尼基‧賽克斯頓與博士生盧貝卡‧柯漢。

易特斯與其他研究人員過去曾發表研究指出,燒香所產生的煙霧可能影響眼睛、鼻子與喉嚨健康,還會刺激皮膚,並造成氣喘等呼吸道症狀。有些人接觸到這些煙霧會頭痛,心血管疾病患者病情會惡化,肺部細胞結構也會跟著改變。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資訊,每一年都有大約一百多萬人死於慢性阻塞性肺病,有些人是因為使用烹飪火爐、開放式壁爐而得到這種病,使用烹飪火爐、開放式壁爐過程會產生一氧化碳,同樣地,燒香也會產生一氧化碳等空污物質。

研究人員在燒香三小時後分析室內微塵浮粒數量,並測量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與甲苯濃度。研究人員也將人類肺部細胞置放於燒香空間當中,時間約二十四小時,接著觀察細胞出現哪些變化,結果發現,人類肺部細胞接觸燒香空污物質後,多半會出現發炎反應,肺部接觸到香菸煙霧也會產生這種發炎反應。

研究人員提醒,若想在室內燒香,最好打開門窗,讓空氣流通,保持室內環境通風。平常盡量別在室內燒香,以免肺部健康受影響。

金紙交超商 環保局集中焚燒又可發電

八月 12th, 2013 Posted in 5-2.新聞-空氣污染 | No Comments »

新聞標題:金紙交超商 環保局集中焚燒又可發電

發布日期:20130809

資料來源:   

【林泊志/宜蘭報導】農曆七月,各地普渡,為超渡好兄弟,民眾大量燒金紙求好運,但焚燒金紙產生的空氣污染卻可能加速暖化,讓北極熊殞命,為推行環保,宜蘭縣政府環保局今年推動金紙集中回收,並與超商結合,民眾只要把金紙交給超商,環保局會派車集中運往焚化爐焚燒。

 

為了對於宗教表示虔敬,環保局今天特地請來道士在焚化爐作法會、淨爐,讓民眾的祈願都能直達天聽,過程慎重。

 

環保局長陳登欽說,因焚化爐有好的空氣過濾設備,金紙回收集中焚燒,可利用過濾設備減少空氣污染,所產生的熱能,可利用焚化爐的發電機發電,每公噸的金紙焚燒時產生的熱能可發530度的電,環保局也可把這些電賣給台電,民眾也可受惠。今年金紙回收的活動在宜蘭市與羅東鎮兩地試推。

 

短短兩天,從宜蘭市及羅東鎮兩地,就收集了4.8公噸的金紙。到農曆七月底(94日)為止,民眾都可把要燒給神明或好兄弟的金紙,交給超商,或是利用到垃圾時,交給清潔隊資源回收車,均會送到焚化爐集中燃燒。

 

★☆★☆~~~~~小松環保 溫馨提醒~~~~~★☆★☆

想法本身相當不錯,環保節能又能達到燒紙錢的目的,

不過對於拜拜的人來說,不知道能不能接受金紙跟垃圾一起燒

★☆★☆~~~~~小松環保 溫馨提醒~~~~~★☆★☆

 

 

涉推撞樓下餐廳東主 石詠莉欲守行為被拒

八月 12th, 2013 Posted in 5-3.新聞-餐飲油煙污染 | No Comments »

★☆★☆~~~~~小松環保 溫馨提醒~~~~~★☆★☆

無論台灣或香港,想反應環境污染問題的話都有合法的申訴管道,

請大家不要因為一時的意氣用事而傷了自己也傷了別人~~

★☆★☆~~~~~小松環保 溫馨提醒~~~~~★☆★☆

 

新聞標題:涉推撞樓下餐廳東主 石詠莉欲守行為被拒

資料來源:香港新報

內容:

【新報訊】前樂壇女子組合Freeze成員石詠莉,今年4月疑因西貢住所樓下的餐廳油煙滋擾,與東主發生爭執及推撞,昨在九龍城裁判法院提堂。石詠莉昨天原希望守行為了結此案,東主不接受,兩人繼續獲准保釋,裁判官將案押後至下月4日再上庭。

首被告石詠莉(26歲)及次被告張兆堅(51歲),兩人各被控一項普通襲擊罪。兩人早前拒絕簽保守行為,控方遂正式起訴他們。石詠莉昨突然在庭上改變態度,表示希望守行為,但東主則不願意,控方申請押後提訊,以諮詢法律意見。

事發於今年410日,石詠莉在其西貢寓所樓下的「香港雞皇」餐廳,與店主爭執及推撞。

 

因油煙問題爭執

石早前在庭外稱,她曾因餐廳的油煙問題向東主夫婦投訴,卻遭人辱罵。案發日她與家人行經該餐廳,女店東辱罵她及其母。她叫對方收口,女店東即高呼「打人」,男店東衝出與她推撞,她右臂在衝突中瘀傷。

每周吃2瓣生大蒜 肺癌風險降一半

八月 12th, 2013 Posted in 6-1.健康生活 | No Comments »

★☆★☆~~~~~小松環保 溫馨提醒~~~~~★☆★☆

原來吃大蒜還有這種好處,在廚房裡辛苦工作的朋友們,為了保護你們的健康,除了安裝合適的通風與油煙處理設備之外,下班後再來顆生大蒜吧!!

★☆★☆~~~~~小松環保 溫馨提醒~~~~~★☆★☆

 

新聞標題:每周吃2瓣生大蒜 肺癌風險降一半

資料來源:鉅亨網新聞中心(來源:華人健康網)

發布日期:2013-08-07

內容:

大蒜在西方國家已是歷史悠久的保健食品,甚至還能當作趨吉避兇的道具,過去關於大蒜的一些研究就曾發現,多吃大蒜不但能保護胃,還能降低心血管疾病、中風的發生機率。中國最新一份研究則指出,每周至少吃兩次生大蒜,每次大約1瓣的量,罹患肺癌的風險可降低44%,甚至對於有菸癮者也能降低30%機率。

 

英國《電訊報》以及國際癌症機構(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資料指出,肺癌患者中有80%都是由於吸菸習慣所致,接著就是吸入油煙;且肺癌總居癌症死亡排行榜前幾名,如何預防罹患肺癌因此成為許多科學家的研究重點。

 

中國江蘇省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的科學家將1424名肺癌患者與4500名健康者的每日飲食攝取與生活習慣做比較,包括他們飲食中大蒜的攝取量以及吸菸習慣等。最終發表於「癌症預防研究」期刊(Cancer Prevention Research)的結果顯示,不論有無吸菸習慣或是否長期暴露在油煙環境中,每周至少有2天會吃生大蒜的人,在罹患肺癌的機率上可降低30%~44%的機率。

 

世界衛生組織網站公布的成人建議生大蒜食用量約為2~5克,也就是約1瓣的生大蒜,生大蒜的成份對於人體健康成效較高,研究中並無特別指出炒過的大蒜是否也有同樣效用,但經高溫炒過後通常會讓防癌效用降低。「大蒜素」(allicin)是大蒜中特有的成份,能幫助抑制體內炎症的發生,做為一種抗氧化劑,減少自由基對人體細胞的損害。

 

大蒜的好處:

1.預防癌症:許多實驗已證實大蒜可抑制致癌物亞硝胺的形成,並加強細胞的修補功能與免疫力,攝取大蒜對於胃癌、大腸癌與喉癌等也有預防的作用。

 

2.預防感冒:大蒜有殺菌、消毒作用,因此也能幫助抵抗體內壞的病毒,預防感冒,增強身體抵抗力。

 

3.預防心血管疾病:研究曾發現長期吃大蒜的人,可維持血管暢通、減少內壁沉積物,還能降低血脂和血液黏稠度,有助於減少心臟病、血栓、中風等發生機率。

【台中】裝設餐飲油煙異味處理設備‧樂座 炉端燒

八月 9th, 2013 Posted in 2-2.油煙處理機實績-中部, 3-1.TF型 | No Comments »

小松環保於台中市樂座炉端燒,完成裝設一式餐飲業油煙/異味處理設備,包括TF型油煙處理機、風管架設,TF具有三道濾材:前兩道濾材主要在過濾油煙,油煙去除效果可達95%以上,第三道為改質之活性碳,主要在吸附味道,異味去除效果可達70%以上,能夠同時有效改善油煙異味問題,安裝後
1.
通風良好、有效去除廚房內、外油煙與異味,室內、外空氣品質良好。
2.
油煙處理效果佳,不影響四周的鄰居與環境。

去除油煙,小松為地球過濾出好空氣!在店家裝設了油煙處理設備之後,不但避免了店長因吸入油煙而致癌的危險,客人也有良好的用餐空氣品質,該店在提供鄰居美食的同時,維持了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也可以保持店家與鄰居良好的互動關係。

 

新潮流!新技術!●小松餐飲業油煙異味處理機係專門針對餐飲油煙/異味而設計,不僅有專利的保證,並投保千萬產品責任險,油煙異味去除效率也符合環保法規標準,而且無需水電、價格便宜、效率穩定、堅固耐用。●全新開發的濾網式機型,採用高科技的新式濾材,不必加裝額外設備,一台機器能夠同時有效去除油煙與異味。●避免了靜電式/水洗式的缺點,濾網式油煙機免清洗及維修保養,只要定期更換濾網,輕輕鬆鬆搞定油煙異味,老闆們省時又省力。

【南投】裝設餐飲油煙異味處理設備‧小簪越南料理

八月 9th, 2013 Posted in 2-2.油煙處理機實績-中部, 3-3.MF型 | No Comments »

 

小松環保於南投市小簪越南料理小吃,完成裝設一式MF餐飲業油煙/異味處理設備,MF相當於靜電機的效果,油煙去除效率90%以上,異味去除效率30%-50% ,適用於中低油煙或油煙粒徑較大,且低異味的餐飲業者。


去除油煙,小松為地球過濾出好空氣!在店家裝設了油煙處理設備之後,不但避免了店長因吸入油煙而致癌的危險,客人也有良好的用餐空氣品質,該店在提供鄰居美食的同時,維持了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也可以保持店家與鄰居良好的互動關係。

 

新潮流!新技術!●小松餐飲業油煙異味處理機係專門針對餐飲油煙/異味而設計,不僅有專利的保證,並投保千萬產品責任險,油煙異味去除效率也符合環保法規標準,而且無需水電、價格便宜、效率穩定、堅固耐用。●全新開發的濾網式機型,採用高科技的新式濾材,不必加裝額外設備,一台機器能夠同時有效去除油煙與異味。●避免了靜電式/水洗式的缺點,濾網式油煙機免清洗及維修保養,只要定期更換濾網,輕輕鬆鬆搞定油煙異味,老闆們省時又省力。

露天燒烤曝光:1個羊肉串毒性相當於一盒煙

八月 8th, 2013 Posted in 5-3.新聞-餐飲油煙污染 | 1 Comment »

★☆★☆~~~~~小松環保 溫馨提醒~~~~~★☆★☆

開餐廳的老闆與廚師們,在為顧客提供美食的同時,

 別忘了也要裝設良好的抽油煙以及除油煙設備,才能同時保障自己、客人以及週遭居民的健康。

★☆★☆~~~~~小松環保 溫馨提醒~~~~~★☆★☆

 

新聞標題:露天燒烤曝光:1個羊肉串毒性相當於一盒煙

資料來源:北京新浪網

發布日期:2013-08-02

內容:【中國新聞周刊網82日訊(實習記者 張龍)】煙熏火燎的露天燒烤一直是城市治理的難題——炎炎夏日,在戶外與朋友開懷暢飲幾杯,吃點燒烤是不少民眾的一大嗜好。

  然而,自今年冬季以來,我國北方地區日益嚴重的霧霾天氣也在人們的心裏蒙上了陰影。如何讓天空重現蔚藍成為了眼下非常迫切的一個議題。最近北京市對《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草案)》進行審議,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在政府禁止的區域內露天燒烤食品或者為露天燒烤食品提供場地;違反規定,將處以2萬元以下罰款。該規定一出,立刻引起多方熱議。

  那麼,露天燒烤究竟有哪些危害?對空氣質量會帶來怎樣的影響?我國對城市餐飲油煙有哪些約束性規定?久治不絕的北京市露天燒烤難題如何才能有效解決呢?

  "不在室外吃,那還能叫燒烤?"

  為了解民眾對露天燒烤的看法,729日,中國新聞周刊網的記者走訪了位於北京市海淀區薊門橋附近的明光北里小區。傍晚七點多,夜幕還未降臨,記者看到多個燒烤攤前已坐滿食客,濃濃的油煙從烤爐中冒出,店主一邊招攬過往的行人,一邊翻烤著滋滋作響的肉串。

  "和幾個好朋友坐在這裏吃燒烤,圖的就是個氛圍。在室外喝著啤酒吹著風,這才叫燒烤。"正在吃燒烤的市民黃先生對記者說,平時有機會他就會約幾個朋友來吃燒烤。和黃先生同桌的李先生認為,"吃燒烤就得在戶外吃,不在室外吃,那還能叫燒烤?"

  住在這條街上的市民劉女士則明確反對露天燒烤:"我就住在燒烤店的樓上,露天燒烤實在太煩人了,油煙味特別大,鬧得我晚上都不敢開窗戶。而且,好幾家燒烤店一直折騰到凌晨一兩點,我睡到床上都能聽到划拳聲、吆喝聲,非常擾民。露天燒烤是該治理了。"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除了濃煙滾滾外,露天燒烤本身的衛生狀況也讓人堪憂。燒烤攤位常常是煙嘴堆積、塑料袋橫飛、垃圾遍地、惡臭陣陣……市民在燒烤喝酒、聊天放鬆之後遺留下的垃圾,燒烤攤經常直接將其堆積在路上,從而加重了環衛工人的負擔。不僅如此,燒烤過程中撒漏的油污,直接熏黑污染了人行道,走在上面,腳下彷彿粘了一層膠,很多市民對此表示不滿。 

  13年久禁不絕的露天燒烤

  據了解,這樣的情形,在北京市內各大小區幾乎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在採訪中記者發現,很多室外燒烤攤都緊鄰居民區,有的甚至就在居民樓下。

  正在買燒烤的男青年小王告訴記者,對於"強制取締施露天燒烤"的做法,他並不贊成,"燒烤確實產生很多煙,但危害相對於工廠來說小得多,治理污染應該著重從大的地方下手。在夏天,要是抵制或取締會少很多樂趣。"

  說起燒烤帶來的污染,制賣燒烤的商家們也毫不避諱。店主周老闆說:"燒烤污染肯定有,這個是不可避免的。我們也是想了各種辦法,從原來的煤炭燒烤爐,再到後來的木炭爐,發展到現在的燃氣烤爐,但依然會有污染。"

  如果從2000年的62號令開始算起,政府命令禁止燒烤也有13年時間了,但實際效果仍舊是燒烤攤位遍布街頭巷尾,而許多市民甚至不知道露天燒烤屬於應被禁止之列。

  露天燒烤是影響城市環境的重要污染源?

  露天燒烤使用的燃料多為木炭或焦炭,會產生大量的煤煙、煤渣、煤灰,對空氣產生嚴重污染。不僅燃料產生污染,掉在燃料中的油脂、肉渣、調味品等在燃燒時也產生污染,各類油脂在炭火上而產生的濃煙中,其氣味十分難聞,並含有污染大氣環境的細顆粒。這些污染物隨煙氣排放,使攤點周圍瀰漫著危害身體健康的氣體。

  北大醫學部公共衛生學院環境衛生學教授潘小川稱:"燒烤確實是PM2.5的一個很典型的污染源"。專家認為,一兩家燒烤攤雖然不至於對空氣質量造成多大影響,但是露天燒烤攤的數量多了,就會成為PM2.5的一個很典型的污染源。

  對PM2.5影響有多大?

  據了解,露天燒烤是PM2.5的一個很典型的污染源。露天燒烤大多無吸煙裝置,使用的燃料多為木柴、炭等。燒烤時,燃料燃燒產生污染物有一氧化碳、硫氧化物、氮氧化物、顆粒物、苯並芘。烤肉串攤點集中地方的煙氣中苯並芘濃度很高,最高時可比國家標準高60~110倍。另外,燒烤攤點大都晚上出攤,而晚上有逆溫現象,空氣流動比較慢,不容易擴散,所以會比白天污染更嚴重些。

  《重慶晚報》近日聯合重慶青年環境交流中心對一處燒烤攤點進行了實地測驗,結果顯示:2100,炭剛燒熱時,PM2.565~80微克/立方米之間波動,空氣質量屬於良;2130,簡單燒烤過後,檢測人員在下風向1米遠的地方反覆監測,PM2.5濃度分別為86微克/立方米、94微克/立方米、102微克/立方米,偏向于輕度污染;2253,檢測人員在下風向1米遠的地方監測,PM2.5濃度上升至295微克/立方米,此刻PM10達到619微克/立方米,屬於嚴重污染;2307,最後一批客人的燒烤全部烤完,燒烤架不再冒濃煙,此刻燒烤攤下風向1米處的PM2.5濃度為121微克/立方米,屬於中度污染。

  取締燒烤成北京治理PM2.5藥方

  針對餐飲油煙排放污染,我國已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規,包括《環境保護法》、《大氣污染防治法》以及《飲食業油煙排放標準》等,對於餐飲油煙排放都有明確規定:嚴格限制向大氣排放含有害物質的廢氣和粉塵;確需排放的,必須經過凈化處理,不超過規定的排放標準。城市飲食服務業的經營者,必須採取措施,防治油煙對附近居民的居住環境造成污染。排放油煙的飲食業單位必須安裝油煙凈化設施,並保證操作期間按要求運行;油煙經凈化處理后必須達到濃度標準,油煙無組織排放視同超標等。

  早在2000年,北京市就出台了《北京市禁止露天燒烤食品的規定》,禁止在北京市城區和近郊區城鎮地區的街道、衚衕、廣場、居住小區、公共綠地等公共場所露天燒烤食品。遠郊區、縣城鎮地區禁止露天燒烤的具體範圍,由遠郊區、縣人民政府劃定。對違反規定露天燒烤食品的,責令停止違法行為,處5000元以下罰款;對無照經營從事露天燒烤食品的,依照《城鄉個體工商戶管理暫行條例》第二十二條的規定並處沒收非法所得。對外地來京務工經商人員無照經營從事露天燒烤食品的,依照《北京市外地來京務工經商人員管理條例》第三十六條的規定處罰。

  在日前審議的《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草案)》中,北京市人大城建環保委建議,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在政府禁止的區域內露天燒烤或為燒烤提供場地,一旦在"禁區"燒烤或提供場地,可處以2萬元以下罰款。北京市委市政府還部署實施了2013年清潔空氣行動計劃,出台了69條具體措施改善空氣質量,其中包括制定"加強餐飲油煙污染控制""加大對露天燒烤等行為的監管"實施細則等。

  禁止規定惹爭議露天燒烤該何去何從?

  今年春季,《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草案)》面向社會徵集意見。《草案》指出,北京市城區內,禁止在城鎮地區的公共場所露天燒烤、騎牆()燒烤。這個規定引來不少爭議。

  市民小林向中國新聞周刊網記者表示:"我覺得適當的禁止可以,或者規定出一定區域來,把露天燒烤集中在城牆外的區域,或者是弄個燒烤城。畢竟有還有很多人愛吃這個東西,完全禁止的話,從大家心理上是不好接受的。"

  一旁的陳女士也補充道:"燒烤攤應規範管理,但不能一刀切,而且相對於其他污染源對大氣的影響,燒烤根本不算啥,燃煤、汽油等工業污染都沒提立法,一個小小的燒烤就沒有必要再小題大做了。"

  對於這段時間關於露天燒烤的熱議,北京達爾問環境研究所所長赫曉霞博士認為,燒烤是與公眾的生活方式密切相關的一種污染源。整治取締露天燒烤,"對於改善局地環境質量會有明顯效果,同時對公眾生活的綠色選擇也是一種有效的宣傳和倡導。"

  採訪中,不少市民也提出了一些建議,有的說可以使用環保燃料,也有的說將燒烤爐放置到室內,但這些辦法都將面臨著同樣一個問題,那就是燒烤依然會產生油煙,同樣會排放到大氣當中。

  專家表示,對於露天燒烤的專項治理,最理想的狀態是燒烤攤主自己能夠認識到問題的危害性,自發地改變經營模式,採取有效的防污措施,這是上策。而中策則是在執法人員勸導后,燒烤攤主能夠根據安排來進行集中整改。對於那些群眾反映強烈,卻一直堅持不文明、不健康經營方式的攤主,執法人員應進行堅決取締,"這是下策,卻不能手軟。"      

  為了健康,燒烤少吃為妙

  據專家介紹,燒烤煙氣中的物質有一氧化碳、氮氧化物、苯並芘等。其中,苯並芘是國際上公認的強致癌物,在體內蓄積,易引發胃癌、腸癌等。而且人體長期吸入這種被污染的空氣,也易誘發癌變。燒烤煎炸食物散發的熱氣容易引起咽部發炎,甚至可能患上肺炎。世界衛生組織公布了歷時3年的研究結果讓人觸目驚心:吃燒烤等同吸煙的毒性。研究表明,1個烤雞腿等同於60支香煙的毒性,1個羊肉串等同於20支香煙的毒性。

  由於肉串烤制時間短,中心溫度達不到殺滅細菌的溫度,燒烤食物外焦里嫩,有的肉裏面還沒有熟透,若是不合格的肉,食者可能會感染上寄生蟲或患上布魯氏菌病,埋下隱患。患布魯氏菌病的主要表現是發熱,伴有關節、肌肉疼痛,身體乏力、多汗。

  一旦肉被烤焦,絕對不能入口。因為,裏面已經含了致癌物質。研究發現,肉類在燒烤時會產生一種物質叫做雜環胺(HCAs)。它是動物性食品,如雞肉、牛肉、豬肉和魚肉等在燒烤時產生的一類可誘導癌變的化合物。燒烤時間越長,溫度越高,產生的雜環胺就越多。人攝取的致癌物越多,得癌症的概率越高,尤其是乳腺癌和結腸癌。有組織認為燒烤肉食比油炸肉食更多地增加了患胃癌的風險。

  由此可見,單是燒烤把肉食放在火上燒烤,就能讓其產生好幾種致癌物質。且不論環保與否,僅從健康角度出發,燒烤還是不吃或少吃為好。

 

 

詳全文 露天燒烤曝光:1個羊肉串毒性相當於一盒煙-財經新聞-新浪新聞中心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30802/10300065.html

 

【台中】裝設餐飲油煙異味處理設備‧白水木咖啡

八月 8th, 2013 Posted in 2-2.油煙處理機實績-中部, 3-1.TF型 | No Comments »

小松環保於台中市白水木咖啡,完成裝設一式餐飲業油煙/異味處理設備,包括TF型油煙異味處理機1台、風管架設、1/2HP風機1,以有效處理咖啡烘焙產生的油煙問題。TF具有三道濾材:前兩道濾材主要在過濾油煙,油煙去除效果可達95%以上,第三道為改質之活性碳,主要在吸附味道,異味去除效果可達70%以上,能夠同時有效改善油煙異味問題,安裝後
1.
通風良好、有效解決咖啡香味四溢的問題,室內、外空氣品質良好。
2.
不會因為烘焙產生的油煙,影響四周的鄰居與環境。

在小松環保安裝了適合店家的油煙處理設備之後,不但避免了店長因吸入油煙而致癌的危險,讓客人有良好的用餐空氣品質,也使該店在提供鄰居美食的同時,維持了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保持了店家與鄰居良好的互動關係。

 

新潮流!新技術!●小松餐飲業油煙異味處理機係專門針對餐飲油煙/異味而設計,不僅有專利的保證,並投保千萬產品責任險,油煙異味去除效率也符合環保法規標準,而且無需水電、價格便宜、效率穩定、堅固耐用。●全新開發的濾網式機型,採用高科技的新式濾材,不必加裝額外設備,一台機器能夠同時有效去除油煙與異味。●避免了靜電式/水洗式的缺點,濾網式油煙機免清洗及維修,只要定期更換濾網,輕輕鬆鬆搞定油煙異味,老闆們省時又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