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Archive for the ‘5-1.重要國際環保新聞’ Category

重要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2.10.09~2012.10.15)

十一月 22nd, 2012 Posted in 5-1.重要國際環保新聞 | No Comments »

重要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2.10.09~2012.10.15

發布單位:環保署

不丹擬成為100%有機國

人口70萬的不丹日前宣布,將成為世界第1個百分之百實施有機農作的國家。儘管該國土地中只有3%是農地,其它都是森林,但三分之二的國民都務農為生。不丹政府宣布,將在未來10年間完全淘汰農用化學品,雖然目前大部分農民已實施有機耕作,但殺蟲劑、除草劑及殺菌劑仍使用於較大面積耕地。雖有些作物可立即有機種稙,但像稻米等作物,則需要時間適應。該國出口珍品香菇到日本、蔬菜到泰國高檔旅館、高價值蘋果到印度、紅米到美國等。禁用農用化學品後,更能保證產品純淨。不丹不強調「國民生產總額」而強調「國民幸福指數」,最近,該國又將每週二列為「行人日」,禁止車輛進入大城市中心。

 

德國環境署指生質塑膠包裝未必更環保

德國包裝法中對生物可分解塑膠的特別條款年底將到期,德國聯邦環境署為瞭解該條款從生態角度是否值得延續,委託研究生質塑膠包裝是否較一般塑膠環保,結果卻是否定的。因為是原料作物的栽培與處理過程,比一般塑膠生產過程更易使土壤酸化與水體優氧化,甚至排放更多懸浮微粒。研究指出,生質塑膠雖然在二氧化碳排放及石油消耗上較低,在其他環境領域卻造成更大傷害,特別是經由肥料的使用。該報告顯示應停止專為推廣生質塑膠包裝材的特別條款,並認為以織品或其他高耐用性材質製成的可重覆使用袋,才是真正的環保選擇。該研究所涵蓋的2009年期間,生質塑膠包裝產品銷量最多只占市場的0.5%,德國聯邦環境署建議,未來只有當生質塑膠被證明比一般塑膠環保,才應繼續予以支持。

 

聯合國推出自然資源管理手冊以減少衝突風險

聯合國推出改善自然資源管理新手冊,以減少衝突發生風險。該工具組由5個指導文件組成,除提供利益相關者技術支援外,聯合國及歐盟人員也能採用,目標使個人及組織配備所需技能和工具,以理解、預測、防止、並減輕為爭奪自然資源發生的潛在衝突。其5個部分為:土地、採掘業、可再生資源、強化能力和資源豐富經濟體,以展示良好自然資源管理可在受戰爭蹂躪國家防止衝突或對和平及永續發展有所貢獻。高價值自然資源如石油、天然氣、礦物和木材的開發,常是觸發、升級或持續戰爭的關鍵因素。此外,因土地和水資源等縮減,及可再生資源的競逐日益升高,並因環境惡化、人口增長和氣候變遷而更形嚴重。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指出,經由向所有涉及衝突預防者提供這些指導文件,增進其對自然資源管理的瞭解,有助於和平且永續性的未來。

 

歐盟廢船出口至開發中國家回收擬合法化

環保團體發函譴責歐盟執委會,因其準備將退役船隻出口至開發中國家回收合法化,歐盟自1997年起即禁止此作法。環保團體指出,歐盟執委會若企圖單方將多數船隻排除於歐盟廢棄船運規範之外,將違反巴塞爾公約及其相關協議,使歐洲政府無力防止含毒船隻出口至開發中國家,將陷弱勢工人於風險中,有違公約義務。因此環保團體呼籲歐盟尊重法規,創造境內拆船廠工作機會。歐洲環境議會將於1025日辯論該提議,歐盟執委會稱歐盟等已開發國家船隻回收能力不足,且無力阻止船隻為規避法規而更改船籍。環保團體則堅稱,歐盟執委會所提回收能力資料有誤,且未考量船主/製造商責任制,以提供資金為歐洲創造妥善安全且友善環境的回收作業。目前約70%的退役船隻被停放在孟加拉、印度等無視巴塞爾公約存在的開發中國家之潮灘上。

 

南韓宣布2013年溫室氣體減排目標加倍

南韓知識經濟部宣布,工業與電力產業必須在2013年減少3%碳排放,此舉是為了提高競爭力及協助高排放業者,為即將於2015年推出的新碳交易平台作準備。南韓2012年的減量目標是1.4%,而3%新減排目標等同增加一倍的減排量,相當於1,720萬公噸的二氧化碳當量,必須由377個大企業及其它高碳排組織共同達成。根據宣布,各高碳排組織也須達到特定目標,例如POSCO須減少248萬噸,Hyundai鋼鐵須減少48.7萬噸,Ssangyong水泥則須減少44.3萬噸等,未達目標的企業將於2014年被罰款。韓國2013年的總排放量預計為58,980萬噸二氧化碳當量,其中有97%係由電力產業及工業界所產生。

 

歐洲研究提出都市熱島效應調適策略

氣候變遷可能加劇都市熱島(urban heat island,UHI)效應。歐洲新研究檢視可減輕UHI效應的氣候變遷調適措施,並說明如何實際運用。受UHI效應影響的城市溫度高於其周邊鄉村地區,可能原因包括建築材料吸熱、街道路面及空氣污染、土壤和植被的冷卻效果流失,此乃自然表面被鋪路材料、柏油碎石及其他不透水材料等密封住所致。該研究將對抗UHI效應的現有調適策略分為4類:1、植被策略,包括建立城市森林及公園、行道樹、綠化屋頂或強化植物冷卻效果的外牆;2、水資源策略,包括池塘、湖泊和噴泉以及蓄水的綠化屋頂,可吸熱並經由蒸發來冷卻;3、調整建物密度或分布,例如降低建物高度、增加建物高度的變化,使用遮陽裝置及改變街道方向以改善通風;4、材料策略,包括使用經由蒸發和熱折射,產生更好冷卻效果的材料。都市設計原則可用來處理UHI效應,而為鼓勵決策者利用該原則,應有更多關於UHI效應及解決策略的統計資訊,才能設定並評估目標。

 

美國開發出建物街道碳排放測量軟體

美國科學家開發出新軟體,可準確測量個別建物與街道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利用交通模擬與能源消耗模型,結合公共資料庫資訊,可偵測出最有效減排的地點,有助國際驗證碳減排。美國原本只有一種國家層級檢測溫室氣體排量的方法,而都市和地方層級檢測幾無一致性,名為Hestia的測量系統將改變此情形。系統使用資料來源包括空污報告、交通量與稅務機關,結合建物層級的量化二氧化碳排放模型系統。此系統將對城市有極大幫助,可找出何處需要減排,一旦進行減排,系統也可驗證其成效,驗證在全球氣候公約國際協商中,亦是極具爭議性的議題,研究人員相信,使用此系統將可在碳交易上提供更高可信度證據。

 

英國既有收集管道能提供高再利用價值衣物

英國廢棄物及資源行動計畫(WRAP)委託試驗顯示,挨家挨戶、路邊回收箱、紡織品銀行及慈善商店等現有管道收集的紡織品,每5件有4件能成功被再使用或回收。WRAP委託進行的8個研究發現相同反應,使用這些受消費者歡迎的管道,其再使用和回收率皆在80%89%之間。混合收集的紡織品因在分類過程被嚴重污染及損壞,成功率最低。此名為「紡織品原料來源對價值的影響」計畫,評估回收紡織品的不同來源,對其在英國再使用及回收市場上品質及後續價值的影響。專家表示,轉移英國每年送往垃圾掩埋場的一百多萬噸衣服和家用紡織品相當可行,且為地方政府帶來額外收入,創造有利地方經濟及環境的雙贏局面。

 

歐盟提出估算大規模生態系統價值方法

1項由歐盟環境總署贊助的研究,以氣候變遷對歐盟濕地的影響進行測試。該方法使用目標區域的評估研究結果,以統合分析求出「轉移函數」,此函數便可根據地理資訊系統所提供的數據,計算出生態系統的價值,並求出目標區域每公頃每年的金額。如芬蘭,被估計將損失157,757公頃濕地,價值3,400萬美元,義大利將損失5,511公頃濕地,價值卻高達5,400萬美元,因濕地在義大利較為稀罕,且人口密度較高。研究人員認為,這種評估方式仍受限於價值轉移函數的錯誤、土地使用資料的不正確、以及對氣候變遷的影響作過度簡單的假設等。然而,就評估大規模地區的生態系統價值而言,它仍是一個實用的先導性方法。

 

加拿大企業推出全球森林太空監測平台

加拿大卑詩省因山松甲蟲的危害,已喪失2,000萬公頃森林,相當於超過70年砍伐造成的結果。全球森林平均每年約有2%受到甲蟲、非法砍伐或不永續採收的影響。有鑑於此,加拿大BMSI公司,企圖尋找一個自太空監測全球森林具成本效益的平台。BMSI使用最新的寬幅掃瞄雷達與多光譜衛星,可繪出98%尚未受顯著干擾的森林,進而將焦點放在需進一步管理及受影響的2%。經授權的BMSI工具使用者,不僅能監測森林的改變,還能協助找出改變原因,使用架構式的自動變異偵測,對全球森林監測提供有力工具。該技術若成功,將藉由BMSI網絡拓展到全球。

重要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2.9.24~2012.10.01)

十一月 20th, 2012 Posted in 5-1.重要國際環保新聞 | No Comments »

重要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2.9.24~2012.10.01

發布單位:環保署

美國公司研發廢甲烷再製塑膠獲獎

美國一項名叫「郵遞區號抽籤綠色挑戰」的年度競賽,提供全球最大的永續發展創業獎金。今年63萬美金首獎獎落Mango Materials公司,其位於加州並以甲烷製造生物可分解塑膠。該公司使用封閉式循環程序,製造經濟實惠的生物基質和生物可分解塑膠。整個程序首先在廢棄物處理廠收集甲烷,再以細菌生成聚羥基丁酸酯(poly-hydroxybutryate, PHB),最後以粉末或顆粒形式賣給塑膠公司,便可用來製作如兒童玩具、電器外殼、洗髮精瓶罐等產品。當產品使用壽命結束時,可被送回廢棄物處理廠,加以分解並產生甲烷,再次開始整個循環。業者指出,一片如信用卡大小的該種塑膠,若沖進馬桶會在10~14天內消失,它耐用但不會有於環境中持續存在多年的風險。目前該公司只生產研究等級材料,但希望善用獎金進一步研發,在1年時間內製造出試用樣品。

 

因應氣候變遷失敗2030年前將造成1億多人死亡

20國政府委託國際人道組織DARA研究指出,因應氣候變遷失敗,2030年前將造成1億多人死亡,全球經濟成長將削減3.2GDP。報告統計每年有5百萬人因氣候變遷與碳密集經濟死於空污、飢餓與疾病,若持續使用化石燃料,2030年前死亡人數將增為每年6百萬,且9成以上發生在開發中國家。氣候變遷影響已降低全球GDP1.6%,約每年120萬兆,若縱容全球溫度上升,GDP損失將於2030年前加倍,2100年超出10%。報告估計全球邁向低碳經濟,10年內將花費0.5%GDP。英國經濟學家表示須投資2%GDP來限制、防範與因應氣候變遷。最貧窮國家因面臨旱災、缺水、作物欠收、貧窮與疾病的增高風險,2030年前將約損失11GDP,即使最大及發展最快的經濟體如美國與中國,也將分別減少2.1%GDP,印度則將損失5%以上。

 

GEF籲投資科學解決水資源問題

全球環境基金(Global Environment Facility, GEF)國際水資源科學研討會發表報告,檢討20年來200項重大國際水資源計畫之經驗,並說明現存與新興水資源挑戰及如何以科學解決問題。GEF為全球最大改善環境與促進永續發展的公共計畫基金,與聯合國大學及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合作。報告指出水資源系統需求管理不足與不連貫,使社會及生態陷入危機甚至瓦解,尤其河川盆地因都市化、缺水與水質劣化而壓力大增。報告建議投資科學,以確定新興議題並追蹤水資源使用相關趨勢,以減少此類風險,同時須加強科學與決策間的關係。此外,錯誤決策將使世界許多地區面臨「水資源破產」,即面臨食物與能源安全、氣候變遷、經濟成長與人類安全各種挑戰。

 

美國環保署推出永續物資管理電子產品挑戰

美國環保署推出「永續物資管理電子產品挑戰」﹝SMM(Sustainable Material Management) Electronics Challenge﹞方案,希望使安全的電子產品翻修與回收成為標準作業。隨著世界電子廢棄物的數量逐年增長,如何安全及妥善地處理電子廢棄物成為重要課題。參與該方案的廠商皆承諾將其收集之二手電器,交給經過第三者驗證的翻修或回收者,並增加收集總量。美國環保署也將以此方案,提供透明及可測量的方式,讓電子廠商承諾從事安全、環保的二手電子翻修與回收,並公開展示其朝向回收目標之進展。如要通過驗證,回收廠商必須向一個獨立且經過認證的稽查者,證明其符合安全回收及管理二手電子之特定標準。DellSonySprint3家公司已向美國環保署承諾將遵守一套負責任的二手電子處理方式。

 

韓國公布兒童產品環境危險因子限制法規

韓國環境部(Ministry of Environment, MOE)於日前頒布針對4種環境危險因子﹝DNOP(鄰苯二甲酸二正辛酯), DINP(鄰苯二甲酸二異壬酯), TBT(三丁基錫)Nonylphenol(壬基苯酚)﹞的安全標準,將適用於任何能被兒童放入口中或用手觸摸的玩具。該法旨在保護對有毒物質較成人更為敏感的幼童健康。MOE2007年即開始執行年度性風險評估工作,評估可能藉由接觸玩具或文具中所含物質而影響孩童健康的環境危險因子,並以之做為立法依據。MOE在制定DNOPDINP的標準時,考量了遷移率(migration rate),即當孩童將物質放入口中或以手接觸時的暴露值,而TBTNonylphenol的標準則與各自原先受有毒化學物質管制法約束的標準相當。DNOPDINP的標準,預期亦將採用於其他塑膠類產品的管理上,而TBTNonyphenol則將採用於木製與油墨兒童產品。該法規將於頒布1年後生效。

 

英國Defra公布環保法規簡化實施計畫

英國環境食品暨鄉村事務部(Defra)發表「繁文縟節的挑戰環境主題實施計畫」(Red Tape Challenge – Environment Theme Implementation Plan)報告,列出詳細計畫和時間表,說明政府將於何時執行20123月所提簡化環保法規的提案。在255項法規中,將以簡化或合併來改善其中的132項;70項依原貌被保留,以維持重要的環保工作;53項過時法規將被刪除。Defra為強化效能,自20114月起,在內閣辦公室網站開始接受評論,在整合3,500則大眾評論及信件後,Defra宣布其結果。該計畫記錄了有關立法(60)和執行改革(40)的提案,後者有55%將由Defra的監管機構落實。Defra並宣布引進更明智實施方式,致力與企業及環保組織合作,以確定法規與指引的合理化範圍。

 

美國加州發布飲用水人權法案

美國加州州長布朗日前簽署1項歷史法案,讓每位加州州民都能享用安全、清潔、可負擔及隨手可得的飲用水基本人權,此舉開創各州保障飲用水基本人權的首例。由於加州無法提供許多居民安全的飲用水,曾引起聯合國的關切。20108月聯合國一份報告中,指出有25萬的加州居民無安全的地下水,被迫購買瓶裝水飲用。有些嚴重污染地區,因居民平均年收僅14,000美元,住戶甚至須花費收入五分之一在飲用水及衛生設施上。然而,反對這項法案的團體認為,此法案規定飲用水必須「負擔得起」,但並未註明水公司得遵循到什麼程度。亦有團體認為,法案建立一個可能強制執行的飲用水人權,其不明確的法律解釋可能引發訴訟。

 

泰國與越南將推行碳交易

東南亞可能成為全球最新的碳交易中心,報導顯示泰國與越南政府考慮引進官方的碳交易機制,正積極仿效中國、日本、南韓、澳洲與紐西蘭等國所規劃的碳交易機制,儼然使亞太地區有挑戰歐盟成為全球碳交易領導市場的姿態。曼谷郵報指出,泰國溫室氣體管理組織(Thailand Greenhouse Gas Management Organisation, TGO)正在研擬碳交易法規,可能於2013年先由總理主持的國家氣候變遷委員會進行評估,之後付諸國會審查,規劃在2020年時開始實施有約束力的碳交易機制,同年泰國亦有望成為目前正在聯合國討論中的新國際氣候變遷條約之一員,同時,民間業者也引述越南政府官員的說法,指出該國正準備設立20208%~10%的碳密集度降低目標,並可能透過預計於2018年時生效的碳交易機制來達成。

 

國際化學品管理會議展延化學品管理信託基金

3屆國際化學品管理會議宣布延長快速啟動計畫(Quick Start Programme, QSP)信託基金至2015年,QSP基金已提供3,100萬美元改善105國潛在危險化學品管理,以維護人體健康與環境。與會代表也認同須多加了解與溝通內分泌干擾化學品所帶來的風險,將其列為「化學品管理策略方針」(Strategic Approach to International Chemicals Management, SAICM)的新興議題。於2006年實行的QSPSAICM關鍵工具之一,其信託基金為計畫主要資金來源,應於今年終止,但代表投票同意延至2015年,使更多發展中國家在長期補助確定前,能申請協助健全管理化學品。會中提議確保永續、可預期、足夠與可用資金,以執行化學品相關多邊環境協議下的義務及在國際政策架構下的自願性協定(SAICM),並同意藉由改善經證實或可疑內分泌干擾化學品資訊取得,強化對這些化學物質的意識與推廣防制行動。

 

德國卡爾斯魯厄市汽車共享逐漸盛行

德國卡爾斯魯厄市(Karlsruhe)引領創新交通方式,為德國汽車共享之都。全市有150多座汽車共享站,大多位於大眾交通便利之處。以私人汽車共享公司Stadtmobil為例,欲加入須繳330歐元訂金與註冊費,顧客透過電話或線上表格預訂車輛,接著前往保管箱出示卡片即能開箱取得鑰匙。車輛費用依車型大小不一,mini每小時0.98元,加上每公里0.19(含油費),若1週行駛少於150公里,汽車共享就比自己買車來得划算。Karlsruhe20年前開始汽車共享,早期可用車輛不多,但現今Stadtmobil有超過500輛車和8,000名顧客。專家表示汽車共享在Karlsruhe這類大眾交通系統便利及自行車路線維護良好的城市最能成功。全球目前約有100億輛汽車,2020前此數目預估將成長一倍,勢必造成更嚴重的堵車及空污問題。上海、巴黎、倫敦皆已鼓勵汽車共享來減緩問題。

 

重要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2.9.18~2012.9.24)

十一月 16th, 2012 Posted in 5-1.重要國際環保新聞 | No Comments »

重要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2.9.18~2012.9.24

發布單位:環保署

國際能源總署促各國採燃料經濟標準

全球92%運輸由石油供能,且隨著開發中國家運輸需求增加,為此國際能源總署(IEA)公布兩份報告,說明正確政策與科技將如何改善車輛燃料效率,目標在40年內改善50%燃料效率,每年省下4/5石油消耗量。運輸業目前占全球能耗1/5,其需求將占未來石油使用成長大宗,但仍有空間改善燃料效率來降低燃料需求。達成目標所需的科技包含高壓燃料注入系統,套裝政策則包含燃料經濟標章、標準與財務政策。IEA建議主要經濟國在2015年前採用燃料經濟標準,設定2020年甚至2030年有力的改善目標,配套措施除燃料經濟標章,另依燃料經濟或二氧化碳調整車輛賦稅制(如收費退款制)和燃料稅等。

 

美國環保署提供社區永續成長技術協助

美國環保署(USEPA)日前邀請社區申請促進永續發展技術援助。採行永續成長策略的社區已顯示能擴大經濟機會,並保護民眾健康和環境。USEPA透過「建置永續社區」(Building Blocks for Sustainable Communities)方案提供援助,該方案的工具包括:智慧成長和經濟發展支援,以獲取公私部門投資;綠色街道策略以管理暴雨污染;保護水質的土地利用策略;對現有及計劃中的土地使用作最佳停車管理;規劃公共腳踏車系統等。USEPA將經由競賽程序選擇多達44個社區,來決定最新的援助對象,並由永續社區夥伴關係方案,與住宅及都市發展部和運輸部共同進行評選。這項跨機構合作協調聯邦政府在基礎設施、設備及服務上的投資,以為社區取得更好結果。

 

英國人工鹽沼未達歐盟植物多樣性標準

研究顯示英國用來減緩海岸侵蝕的人工鹽沼(Man-made salt marshes),未達歐盟要求之生態多樣性須與天然濕地相當的規定。鹽沼(或潮間濕地)是許多植物、魚類以至侯鳥的棲地,歐盟與美國都要求失去的溼地應在另一處新設以彌補,且新設溼地的生物特徵應與自然相符。但研究發現18個位於英國的人工鹽沼則了無生物特徵,缺少自然溼地應有的植物如補血草、海韭菜、海車前草等,另外17座意外產生的鹽沼(由廢棄舊海堤所形成的)也有相同的情形。全球有半數鹽沼因排水問題(為了造農地或滅蚊)而消失。科學家表示人工鹽沼的問題在於其通常沒有排水河道,因此除了種植多種植物外,設置水道也有幫助。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已強烈要求各國更努力保護鹽沼、海草、紅樹林與海藻,以吸收溫室氣體減緩溫室效應。

 

韓國將把微囊藻毒列為飲用水監測項目

韓國環境部與國家環境研究院,於日前宣布微囊藻毒LR(Microcystin-LR)將被列為飲水水質監控化學物,並藉以加強自來水水質管理。此計畫緣起於最近氣候變遷引起不正常高溫、降雨減少和日光增多,以及水中藍綠藻大量增加的高可能性,因此設法管理藍綠藻釋放出的潛在毒素,將採用WHO建議標準,訂定標準值為1/L以下。微囊藻毒LR型為4種微囊毒素中最毒的1種。此計畫將視藍綠藻在水源中出現的情況,計劃1週監測微囊毒素13次,並將在20131月生效。

 

美國企業擴大建置回收舊手機的ATM機臺

由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贊助的加州聖地牙哥環保企業ecoATM,創造了一款獨特、自動的ATM機臺,以利消費者賣掉或回收淘汰迅速的手機或平板電腦等消費性電子產品。ecoATM能辨別多種消費性電子產品,並訂出其應有市價,若消費者接受其所訂價格,則可進一步選擇兌現、儲值點數或捐給公益團體。它已為四分之三的手機找到第二手買主,並將剩餘機子送至專門的責任回收管道,以擷取稀土元素並確保有毒物質不流入掩埋場。ecoATM已通過廢電子責任回收(R2)認證及ISO14001標準,並在2010年得到NSF小型企業創新研究計畫的第一筆資金援助,爾後在2011年推出第一批機臺。預計2012年底前將在全美各地的購物商場與大型店家建置超過300台的ecoATM

 

Vodafone公司科技可節省垃圾收集成本及碳排放

國際行動通訊公司沃達豐(Vodafone)與廢棄物承包商Mic-O-Data合作,以行動通訊科技連結遍布荷蘭住宅區的6,000座垃圾箱,以促進回收,成功讓碳排放減少五分之一。這些垃圾箱上裝有用戶識別模組卡(SIM Card),每天傳送訊號,提醒垃圾收集人員垃圾箱已快裝滿或未妥善關好,因此收集人員可減少收集行程,從而省下不少油錢,及減少垃圾車數量。這些垃圾箱對非住戶鎖閉,只能以裝有無限射頻辨識(RFID)晶片的ID卡開啟,該晶片也能使垃圾管理當局得知用戶使用情形,計算賬單費用。此機制不但能確定住戶責任歸屬,也能促進垃圾回收率提升。Mic-O-Data打算利用Vodafone的國際網絡進軍國際市場,法國為下一個主要目標。

 

加州老舊校車充斥危害學童健康

一份加州數據分析顯示,該州幾十萬學童乘坐排放有害污染物的老舊校車。加州並未如美國其它州強制規定校車退役的年資,故擁有全國最舊的校車,其廢氣對學童與周遭社區的空氣品質造成危害。根據美國環保署,1990年前所生產的巴士污染排放量是新款巴士的六倍,而加州目前尚有3,0001980年以前製造的校車,雖然某些校車已加裝廢氣過濾器,但污染物仍會堵塞過濾器或引擎。加州空氣資源局(CARB)在即將生效的新法中,已強制要求所有校車加裝廢氣過濾器或於2018年前退役,然批評者認為此舉只是個昂貴且短期的解決方案,過濾器有額外的維護成本且抑制污染物排放的效果也不理想。

 

巴基斯坦專家呼籲將環評納入教程

巴基斯坦教育人士和環保專家,近日呼籲將環境影響評估(EIA)科目納入課程,以教育學生並提升關於此重要議題的意識。來自全國各地專家聚集在首都,以發展致力提升該國的EIA大學課程。該國規劃與發展部部長強調教育每一個個人的必要,以對該國發展有所貢獻。並強調,策略性環境評估(SEA)和環境影響評估(EIA)都是重要的,若要改善並保護現有環境資源,必需將這些工具統合納入規劃和發展進程中,故應召集所有相關人士來發展EIA課程,來改善正在大學傳授的EIA教程。該國政府與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就改善巴基斯坦的EIA課程,合辦了1個為期1天的研討會,其主要目的是在探索和確認差距,討論標準化核心課程的關鍵點,並探討那些無法被標準化的教學層面。

 

日本與法國皆宣布將減少核電發展

兩大核電龍頭日本與法國日前的宣布重擊核電業。鑑於福島核災,日本決定逐步廢除核電廠,法國則確定減少重度依賴核能的計畫。核災發生前其核電產量占全球10%以上的日本,將效法德國、瑞士及比利時,關閉核電廠並投資再生能源。日本首相宣布將在2030年前停用核電,並使再生能源之總能源占比增加至30%。法國總統則確認將依競選宣言,於2025年前將75%核電占比降至50%,同時敦促歐盟設立嚴格減排溫室氣體目標。國際能源署表示,能理解日法舉動,但警告其後果,包括氣候變遷與能源成本上升的挑戰。因除了核能與再生能源,沒有太多可產能但又不排碳的選擇。減少核能的電量缺口無法百分之百被再生能源填補,反將被瓦斯、煤炭甚至石油取代。

 

新加坡擬發起基層維護環境整潔運動

新加坡環境與水資源部長維文表示,儘管透過許多運動、重罰、加強取締及僱用清潔人員,公共整潔問題仍在,故將敦促大眾發起基層運動保持國家環境整潔。該國政府希望透過「維護新加坡整潔運動」建立社會新規範,讓人民自己清除垃圾而非仰賴他人。維文表示新加坡必須重申社區意識,以社區行動維護國家環境整潔,目前正與非營利組織(NGO)合作施行教育計畫,推動基層活動。新加坡環保署(NEA)調查數據顯示,36%新加坡人只有在方便時,才願意把垃圾丟到垃圾桶。維文提議讓NGO等社區夥伴發出亂丟垃圾的罰單,如此便能分布更多眼線和人力杜絕垃圾問題。但她承認此舉將帶來爭議,所以會逐步進行,NEA也已與行動app業者合作開發應用程式,利用群眾力量回報整潔狀況。

重要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2.9.11~2012.9.17)

十一月 16th, 2012 Posted in 5-1.重要國際環保新聞 | No Comments »

重要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2.9.11~2012.9.17

發布單位:環保署

歐盟議會通過高目標能效指令

歐盟議會通過實施新能源效率指令,未來幾個月內,將由各會員國正式採納,並在18個月內將指令轉為國內法。新指令將為公共事業及公部門建物設定新能效目標,強制各國政府發展促進能效投資政策,並要求各公共事業在2014~2020年間的能源節約量,必須達到其年度能源銷售量之1.5%。各國也被要求每年翻修中央政府總建物樓板面積3%之建築,大企業每4年則須經1次官方認可之能源使用審查,以找出潛在節能措施。歐盟議會另宣布近2億歐元的運輸相關資助計畫,包含一系列抑制空污與溫室氣體排放的開發案。

 

挪威仿歐盟對高耗能產業提供補償

挪威日前仿效歐盟作法,宣布提供9,000萬美元的補償,鼓勵高耗能產業續留國內,此舉突顯歐洲碳市場的搖搖欲墜。自2013年起,歐洲的排放交易機制(ETS)允許會員國對高耗能產業(如鋁業或鋼鐵業)的碳排放提供補償,以避免其離開歐洲。此作法顯露排放交易機制的某些根本性問題:碳價格太低無法促使大企業技術轉進,但卻仍足以影響產業,削弱其國際競爭力。挪威因本身具有充足、廉價和零碳排放的水力發電,大部分製造業都是高耗能產業。歐盟的ETS對他國立法產生相當的影響,然而歐盟會員國有三分之一不認同補償企業的作法,要求歐盟執委會對政府補助金額設定上限。

 

陶氏化學承諾保證新型穀物與除草劑的安全

美國農人團體前向美國農業與環保部門提出訴願,反對陶氏化學(Dow Chemical)公司新提出名為Enlist之新穀物與除草劑系統,認為該產品會損害或污染其他品種、傷害環境及人體。環保團體近來對Dow企圖商業化、大量販售能夠抵抗其新型Enlist除草劑之基改玉米、大豆、與棉花種子感到憤怒,認為該除草劑含有嘉磷塞(glyphosate)與改良之2,4-D,後者可殺死雜草及其他植物與穀物。Dow指出已改良除草劑的揮發性與漂移性,並同意改善針對在敏感性穀物附近灑藥的標示說明、協助調查任何非目標作物的相關損害事件、教育栽種者與灑藥者正確的施藥辦法等多項讓步協議下,民間團體已撤銷訴願。然而許多批評者仍反對抗2,4-D的基改穀物,憂心2,4-D越趨廣泛的使用可能增加雜草的抗藥性。

 

歐盟擬限制使用糧食作物生物燃料

歐盟初擬的法案將對作物來源生物燃料的使用加以限制,因擔憂其未如預期的環境友善且會與糧食生產競爭。該計畫並承諾2020年現行法規到期後,將結束所有對作物來源生物燃料的公共補貼。依該草案,使用如油菜和小麥等作物製成的生物燃料,將被限制在歐盟2020年運輸部門能源總耗量的5%。根據2011年各國數據,作物來源燃料消耗量占歐盟運輸燃料總需求的4.5%,故目前生產量將不會有太大增長空間。此限制讓人懷疑歐盟至2020年,能否達成10%陸上運輸燃料須來自再生能源的強制目標,因原本預期的作物來源生物燃料將占其大部分。為彌補不足,歐盟執委會希望在10%目標內,增加不使用土地的先進生物燃料,如從家用垃圾及藻類製成的燃料。

 

平衡財務與科技以發展具氣候適應力之未來

在曼谷舉辦並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執行的「科技需求評估計畫」(Technology Need Assessment Project, TNA)研討會,來自36國專家呼籲國際,建立幫助開發中國家邁向低碳未來的基礎建設。開發中國家須規劃低碳與更能適應氣候的未來,並準確評估哪些活動需要已開發國家的金融與技術支持。各國亦須加緊執行2011年德班和2010年坎昆的決議,並為今年底杜哈「科技機制」(Technology Mechanism)的建立採取最後步驟。與會者認同TNA計畫對結合利益關係者共同對抗氣候變遷並採取具體行動的重要性,但提議行動的資金籌措仍是一大隱憂。會中提及2項重點:能力建設與資金取得,同時也呼籲技術執行委員會與之共同致力於創造如低排放發展策略及國家適當減緩行動等國際減緩及調適行動的綜效,避免各個TNA未來變為獨立無援的計畫。

 

聯合國表示各國應緊急行動挽救清潔發展機制

聯合國承認價格過低的碳權,使其在資助發展中國家減碳方案的交易機制面臨威脅,呼籲各國大幅提高排放減量目標以挽救此瀕危機制。聯合國清潔發展機制(CDM)審查小組報告表示,機制的核證減排量(CER)價格下滑,起因於疲弱的需求與對未來的不確定性,而該不確定性與各國減碳的投入程度相關,因此呼籲各國藉由強化聯合國氣候變遷框架協議下的減碳承諾,實施相關國內政策以鞏固投資者信心,報告並為第2階段京都議定書能否於今年杜哈峰會中簽署令人憂心。聯合國小組認為要提升CDM的信譽與成效,需要全面改革,包括改善申報與監控、引入估量碳排量的標準化方法、終止新工業氣體專案、建立能使CDM與現有及新興碳市場連結的健全標準等。

 

國際禁用冷媒HCFC-22但走私猖獗

國際公約杜絕新設備使用HCFC-22,因其破壞臭氧層並導致全球暖化,對此美國嚴格規定廠商進口或販售量,但中國、印度與墨西哥等發展中國家卻大量製造並低價販賣,使國際走私販有利可圖。國際打擊HCFC-22效果不彰,與環保公約漏洞或廠商發展友善環境的機器意願不高有關,主要問題在於經濟利益的趨使,使廠商願意以身試法。調查指美國許多公司仍在使用走私進口的HCFC-22,芬蘭、斯洛維尼亞及波蘭海關近兩年也查獲多起冷媒走私案件。聯合國負責追蹤走私冷媒的官員認為,這些都只是冰山一角。雖然歐美合法取得HCFC-22價格攀升,市場仍充斥著低價的HCFC-22。美國環保署要求業者需取得證照,才可製造、買賣一定數量的HCFC-22,且核可量逐年下降。

 

歐洲產業團體發行生質塑膠指南糾正漂綠宣稱

生質塑膠(bioplastics)近期已成為國際大廠如可口可樂等追尋永續包裝的熱門選項,但產業團體European Bioplastics表示,錯誤的生質塑膠環境特性資訊已在市場上廣為散布。有鑑於此,該組織發行1份指南建議書,提供包含生質基材製(biobased)、生物可分解的(biodegradable)、可堆肥(compostable)或二氧化碳中性(CO2 neutral)等物質的相關正確訊息,希望能為產業的價值鏈,提供環境相關溝通的良好基準。而聯合利華公司也對可口可樂的做法提出嚴厲警告,該公司永續部門資深總裁Gavin Neath表示已有越來越多的土地被用來種植生質聚合物的原料,他表示為保全自然生態,生質塑膠製品應有其「限制」。

 

加勒比海珊瑚礁面臨滅絕危機

國際自然保育聯盟報告指出,加勒比海活珊瑚礁覆蓋率,已從70年代的50%降低至目前不到10%,被認為是全球珊瑚礁面臨滅絕的典型代表。造成該現象的原因有幾個: 一是過度捕撈,二是鸚鵡魚和黑色多刺的冠海膽這類生物的減少(它們會吃藻類,讓珊瑚礁不致因藻類窒息),三是海水暖化和酸度增加,讓珊瑚礁被逐漸漂白,這些因素加起來讓珊瑚礁的網絡減弱。然而,加勒比海有些地區的情況不同,像開曼群島的珊瑚礁情況就比牙買加和美屬維京群島多出3倍。牙買加主要的問題是過度捕撈,而美屬維京群島的問題是陸上的污染及逕流所造成,故報告建議補救採取須因地制宜。專家認為要復育珊瑚礁可能要花上幾十年,但並非不可能,澳洲大堡礁就是個成功的例子。

 

越南會安市首度舉行無車日

越南會安市(Hoi An)配合每年的自然日(Natural Day)舉行首次「無車日」,共5千餘人參與,是該國首座舉辦無車日的城市,希冀改善觀光區環境,並展現居民致力環保的決心。該市自2002年起在老城區規劃行人徒步區,並在過去3年舉辦自然日。無車運動旨在鼓勵民眾多走路及使用腳踏車、電動腳踏車等友善環境車輛。多數越南民眾習慣使用個人汽機車,故改變習慣需要時間。該市3年前開始的自然日已協助湛島(Cham Island)清除尼龍塑膠袋,行人徒步區則為觀光客營造老城區寧靜祥和之感。於法國首先發起的無車日已吸引40個國家2,268個城市參與。為杜絕塑膠袋,會安市亦設立了13個點,供民眾拿已用的尼龍塑膠袋,換取可重複使用的環保袋。

 

重要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2.9.4~2012.9.10)

九月 26th, 2012 Posted in 5-1.重要國際環保新聞 | No Comments »

重要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2.9.4~2012.9.10

發布單位:環保署

聯合國呼籲各國發展化學品永續管理政策

聯合國「全球化學品展望」報告指出,因工業中化學品使用的增加,各國應對其造成的環境與健康影響採取行動,並強調應以更永續的管理政策,來處理逐漸升高的風險。報告指出,隨著化學品生產、使用與棄置逐漸從已開發國家轉移到未開發國家,故建立更佳的管理政策來防範疾病與污染更顯重要。此份報告不僅強調化學製品對環境與人體的危害,也強調處理化學污染事件的經濟負擔,都不是由問題廠商或產業所支付,而是由社會福利體制或個人帳戶來負擔。對此,報告呼籲發展永續化學管理政策,以減少這些成本及促進經濟與發展綠色技術。報告建議包括:將化學管理政策納入國家社經計畫中;發展注重風險預防與推廣更安全替代品的政策;鼓勵私部門更積極與政府合作發展安全政策。

 

美國環保署與綠色體育聯盟簽署合作備忘錄

美國環保署與綠色體育聯盟(Green Sports Alliance)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共同克服體育場地、組織及隊伍所面臨的環境挑戰如廢棄物管理、水及能源節約、永續經營等。美國環保署將提供綠色體育聯盟「能源之星建築物組合管理」工具,該工具可協助建築物管理者追蹤用水及用電量,讓聯盟成員改善環保表現。美國環保署副署長表示,雙方可共同找出節能、減廢及降低污染的方式,並引領美國喜愛運動人士一同參與建置永續未來。綠色運動聯盟執行長指出,若要朝綠色目標前進,隊伍及場地須開始量測他們造成的環境影響,與美國環保署合作是朝此方向的第一步,美國環保署能提供聯盟會員建立基線並持續改善績效及效率所需的工具及資源。

 

聯合國報告指出應更注重及投資特殊金屬回收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國際資源小組報告指出,雖然金屬特性很適合回收,但由於回收基礎建設與技術的不足,許多金屬的壽命終期回收率卻非常低,尤以仰賴金屬與使用金屬的開發中國家。此現象代表有許多金屬被廢棄了,顯示全球許多國家必須加強組織架構、物流與回收技術的必要性,而消費用品又較企業用品更難回收,因此應優先考量加強消費性產品回收對策之開發,並建立實際方案。由於創新科技的發展與其市場潛力的提升,特殊金屬的需求將快速成長,但目前這些特殊金屬的回收率卻常少於1%。且由於它們在產品中的濃度通常非常低,因此常需仰賴目前尚相當難尋的分類與前處理設備。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報告認為新技術的投資有極大潛力,值得政府與產業特別注意。

 

美國總統簽署燃油效率標準法案

美國總統歐巴馬簽署被認為是歷史性的企業燃油效率(Corporate Average Fuel Efficiency, CAFE)標準法案,規定2017年至2025年的汽車燃油標準,要求汽車製造商將目前新車的平均燃油效率標準每加崙27.5英里,提升至2025年時每加崙54.5英里。歐巴馬認為,這是美國有史以來所採取的降低對進口石油依賴性最重要的一步,估計能減少120億桶油的消耗,並使汽車和輕型卡車所排放的溫室氣體在2025年前減半。新法案還包含對電動車、插電式混合式電動車及燃料電池車的長期優惠方案,並設立信用交易制度,對零排放車輛是一大鼓舞,因為它允許超越標準的汽車製造商賣信用點數給未達標的製造商。而且以天然氣為燃料的車輛原本被排除在鼓勵的車種之外,但後來也被納入最終版本給予優惠。

 

越南提出塑膠袋管制計畫

越南自然資源環境部提出塑膠袋管制計畫,將強化塑膠袋從生產、消費到回收及再利用各階段的管控,並鼓勵使用環保袋。該計畫目標包括到2020年時,日常使用的非生物分解塑膠袋,35%須被回收製成環境友善產品,而至2020年時,超市和商場中使用的塑膠袋量,須比2010年減少65%,傳統市場使用的塑膠袋量須減少40%。目前環境友善塑膠袋用量很低,但由於環境稅和對環保袋製造商的優惠政策,廠商和消費者將會改用環保袋。許多市民表示,他們知道塑膠袋對環境的不利影響,但無法限制其使用,因為沒有其他產品可取代它們。專家估計,如果每人1天丟1個塑膠袋,全越南每年將有超過300億塑膠袋被丟棄,嚴重影響環境。

 

聯合國發布企業水資訊揭露指導原則

在斯德哥爾摩世界水資源週會議中,聯合國全球契約CEO水管理倡議(UN Global Compact's CEO Water Mandate initiative) ,發布「企業水資訊揭露指導原則」,強化人們對水資源重要性的認知。該倡議也宣布推出「全球水行動中心」,即全球第1個促使企業、政府、NGOs與其相關人士,在全球特定河川流域之重要水專案上,共同合作的網路平台。其中企業水資訊揭露是企業水管理努力的重點之一,指導原則提出的企業水揭露架構,由3個面向構成:1.企業水簡介─概括描述企業與水資源的關聯與其水運用績效、風險、影響與應對對策,意使非專業人士能輕易瞭解。2.定義報告的內容─解釋企業為何決定放入某些水議題於報告中,評估各種水議題對公司與股東的重要性、這些議題對環境與社群所造成的負面影響(包含未來)。3.揭露細節─即與該公司水管理或其相關之專案、詳細之量化與質化資訊。

 

印度8年內將投入41億美元於綠色車業

電動與混合汽車的生產在印度增長極快,未來8年預計有40億以上的資金投入綠色車業,目標是在2020年前,讓至少6百萬輛環境友善車輛上路,且其中三分之二應是新款、更乾淨的機車或小輪機車。據資料顯示,1個印度流行的二行程機車引擎空氣污染量,可比擬30個甚至更多的四行程引擎污染量。研究顯示印度空氣污染程度比中國還要嚴重,德里道路每天甚至增加約1,200輛新車,且就算有政府支持,印度的環保車輛政策可能也會失敗,因為許多消費者無法負擔電動車或混合車型的額外負擔。此外,公共運輸工具的擁護者可能並不喜歡這項會增加更多車輛數的政策,他們認為地下鐵或地上捷運能更有效率的運送通勤者。由於印度在20127月發生全國大斷電事件,印度政府也試著加快建備其乾淨能源之產能以支撐全國電網,才能與其綠色汽車政策相連結。

 

韓國研發出從污泥提煉生質柴油

韓國研發1種熱化學程序,其可將污泥中的脂質轉化成生質柴油,研究指出此法成本低且產量高,可能是極具經濟效益的生質燃料生產方式。生質柴油與現行的柴油引擎相容,污染比由石油提煉出的柴油更少,且可以永續再生,但目前生質柴油高昂的生產成本,讓它無法廣泛生產與使用。研究人員分析污水處理後剩下的半固態狀污泥,其包含豐富的製造生質柴油必需的脂質,並大多來自污水中的細菌。研究團隊利用正己烷從污水處理廠的污泥粒中萃取出脂質,與大豆提煉法相比,每公克污泥提煉的脂質量可高出大豆2,200倍。據統計,污泥每提煉1公升脂質成本約0.03美元,反觀大豆則要0.8美元。雖然要大規模採用此新程序提煉生質柴油,污水處理廠須加裝乾燥污泥及萃取脂質設備,但長期而言,其萃取出脂類販賣的利潤,將會超出新投入的成本甚多。

 

美國紐約市培育牡蠣清除港口污染

美國海洋生物學家發現,軟體動物如牡蠣如果養殖於紐約等大都市岸邊,對於清除海中的都市污染有很大功效,因為牡蠣和其它的貝類能夠大口地吞噬有毒物質,清除多年的污物。早在17世紀的殖民時代,牡蠣曾經盛行於紐約,但到了19世紀,由於受到工業廢棄物、污水污染、疾病和海港清泥作業的影響,牡蠣乃逐漸消失。如今,紐約市正進行1項牡蠣再生計畫,利用政府和民間的資金,準備在未來幾十年間,拓殖數百公頃的養殖礁,讓牡蠣能天然培育。據估計,1個含1百萬隻牡蠣的1公頃養殖床,至少得花費5萬美元來種植和管理。因此,牡蠣將禁止被盜採或販售圖利。1隻牡蠣每天可過濾50加崙的水,並將雜質留在體內而過濾排出其餘清潔部分,比任何人為的清潔工程都還有效。

 

授粉昆蟲的減少將對自然與人類帶來嚴重衝擊

人類用來生產糧食的2/3農作物與大多數野生植物,都仰賴蜜蜂與食蚜蠅等昆蟲傳遞花粉。但此大自然提供的自然生態服務,卻正逐漸崩壞中。中國四川的果農如今必須使用雞羽毛或香菸濾嘴製成的授粉棒,替蘋果花人工傳播花粉。歐盟贊助的研究發現,在許多溫帶與熱帶密集管理的農業生態系統中,授粉昆蟲與天然授粉的供應正迅速減少。由於全球有高達1,530億歐元的農作物生產仰賴昆蟲授粉,此一現象對於食品生產與消費物價的穩定,將產生直接衝擊,同時也對人類健康帶來重大影響。此外,野生授粉昆蟲對維持野生植物的多樣性亦有不可估算的價值,因此,授粉昆蟲棲地的保育及環境友善的農耕方式,對增加野生植物資源與保護在農業地景中蜜蜂繁殖場所是非常重要的。

重要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2.8.28~2012.9.3)

九月 26th, 2012 Posted in 5-1.重要國際環保新聞 | No Comments »

重要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2.8.28~2012.9.3

發布單位:環保署

研究發現室內植物能有效清淨空氣

研究發現美國多數地區家庭所種植的標準室內植物,能帶來許多健康利益。一般室內污染包括家庭用品、霉、花粉與其他生物污染物、一氧化碳等有毒氣體、香菸、殺蟲劑、甲醛、鉛、石棉等其他建築材料。美國太空總署與美國景觀承包商聯合會研究調查室內植物,作為解決室內空污工具的潛在用途,發現植物能有效吸收空氣中的污染物,甚至有些可應用於外太空,作為未來太空站內部分生物的生命維持系統。研究人員指出,結合自然與科技能提高植物去除空氣污染物的效率。澳洲雪梨科技大學2007年的研究亦顯示,盆栽可減少揮發性有機複合物總含量75%,證據顯示盆栽為解決室內空污的創新技術,可避免室內污染物造成各種嚴重的健康影響。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宣傳生態為本之災害風險降低概念

2012年瑞士達沃斯第4屆國際災害與風險會議,有來自100個國家1000餘位風險與災害專家與官員與會。為期4天的會議主題為「在變動世界中的整合性風險管理」,聚焦在和降低風險與災害管理有關之最尖端知識、策略及各個產業領域的最佳行為準則之分享。此外,環境與災害風險減輕夥伴計畫也於828日主辦1場特別討論會,名稱為「環境與災害風險減輕:從理論邁向實務」。內容探討災減從理論邁向實務的進度為何如此緩慢,以及如何在發展計畫中納入災害風險降低為要件,特別是改良之生態系統管理所扮演的角色。UNEP災害風險降低之部門主管指出,雖然人們已逐漸有良好生態系統及自然資源管理有助減災的意識,然而在減災方面的投資普遍很欠缺,尤其是對以生態系統為本的減災方案上。

 

澳洲廢止碳底價並同意與歐盟交易機制接軌

澳洲和歐盟執委會就2018年連結雙方碳交易機制達成協議,使得澳洲業者得以購買較便宜的歐盟碳信用,並拉抬疲弱的歐盟市場。澳洲也決定在20157月排放交易機制開始時,放棄之前實施的1公噸15澳幣的碳底價。從20157月起,澳洲企業將使用歐盟碳配額,來支付高達50%的澳洲碳債務,但歐洲企業則必須等到2018年,才能使用澳洲碳配額。歐盟歡迎此碳排放交易系統的國際接軌,並表示將進一步推動建立健全的國際碳市場。依規定,澳洲企業也可使用聯合國的「經驗證減量額度」(CERs)來支付12.6%的碳債務。這些國際碳市場的連結,將使總額達1300億美元的歐盟交易機制及20億美元的聯合國機制,增加高達1.65億噸碳信用需求。

 

新加坡宣布採取新清潔空氣政策

新加坡環境及水資源部長宣布,將實施新清潔空氣政策並設定2020年為期限,並採用世界衛生組織空氣品質準則作為目標。該國將對車輛、煉油和能源業者引進更嚴格的反污染措施,自20144月起,新汽油車須符合歐洲第4期廢氣排放標準。對某些污染物而言,新政策不僅要求達到年度目標,也須符合24小時目標,且空氣品質資訊將於國家環境署(NEA)網站每天公布3次,分別為上午8點、正午及下午4點。NEA也將每天公布3次空氣PM2.5濃度,之前只公布年度數值。該國甚至可能在不久後實施歐盟第5期汽油車廢氣標準。專家建議政府應公布污染物標準指數(PSI)中的其他污染物濃度、空氣品質感應器的地點及這些被報告的資料是如何計算出的。

 

丹麥率先禁用四種鄰苯二甲酸鹽

丹麥環境部長決定在2012年秋季,禁用四種被認為是內分泌干擾素的鄰苯二甲酸鹽(phthalates) DEHP, DEP, DIBP, BBP。該行動領先歐盟實行,歐盟執委會預計在2013年春季,才對此作進一步的審視,並可能加嚴phthalates法規。Phthalates通常用來讓塑膠變得更柔軟和有彈性,常見於橡膠鞋、油布、乙烯基地板中,歐盟已禁止其在兒童玩具中使用。Phthalates被懷疑會造成男性不育,及讓女孩早熟。因考量歐盟管控有毒化學品的程序極為複雜及冗長,故丹麥率先作出禁止的命令。然而,該作法使丹麥可能須與歐盟打官司。業者認為這些危害性較高的phthalates在歐盟的使用量已大幅降低,而且也即將被淘汰,丹麥提早禁止如同政治作秀。

 

亞銀檢討亞洲都市化的挑戰與機會

亞洲開發銀行發表統計年度報告「2012年亞太地區關鍵指標」,檢視該區快速的都市擴張所帶來的挑戰與機會,同時也詳述因應對策,使都市變成更永續及包容的成長中心。目前全球城市人口一半在亞洲,再過10幾年,全世界37個超級城市中,亞洲將佔21個,而未來30年,將有11億人口進駐已非常擁擠的亞洲都市,並將帶來污染、貧民區的遽增及社經不平等問題的擴大,造成環境快速退化,尤以二氧化碳排放最令人憂心。若不節制,至2050年,人均排放量將達10.2公噸,為人類帶來災害。相反的,人口集中將使提供飲水和衛生較為容易,教育程度提高、工廠離開城市、中產階級的興起及生育率的降低等都對環保有好處。新加坡對於擁擠及污染排放收取費用,印尼取消對效率低的燃油補助,菲律賓及泰國興建廢棄物轉化能源廠等,都是可以借鏡的例子。

 

電子廢棄物回收須整合正規與非正規業者

世界各地的電子廢棄物產生量比多數其他廢棄物流來得高。雖然已實施了多項措施以達成電子廢棄物的環境無害技術管理,仍有許多重要的問題和挑戰待處理。電子廢棄物回收鏈包括3個主要步驟:回收、整理/拆卸和前處理及最終處理。在開發中國家,這3項步驟主要由非正規電子廢棄物回收部門進行,雖然前2項可由非正規部門處理,但最後步驟由此部門進行時,有可能對環境造成嚴重影響。然而,將適合的技術轉移至開發中國家,必須顧及該國的社經及環境狀況,直接的技術轉移而無考量非技術面向,往往造成失敗。再者,如綜合精煉廠之類的最先進終端處理設施是必要的,以有效收集珍貴物質,但大多數開發中國家無法負擔此類科技所需的高投資。因此,區域性解決方案較適合電子廢棄物較後期的終端處理階段。

 

保育團體籲美國環保署制定海洋塑膠標準

美國生物多樣性中心近日向美國環保署(USEPA)提交法律請願書,要求依清淨水法為海洋水域設立塑膠污染限值。該請願書尋求遏止海洋中每年殺傷大量海鳥,以及瀕絕海龜和僧海豹的塑膠污染。該中心正式要求USEPA啟動建立塑膠污染的全國水質標準立法程序,並發布訊息指導各州監測及防止塑膠污染對水域的傷害。請願書將尋求設定海洋中可見塑膠污染限值為零,並對海中及海灘上小型塑膠物件設定嚴格限值。該中心同時建議採行一個海灘及底泥的量化標準,要求「包括在高潮線或以下的海灘在內,每平方米的海洋底泥少於1個塑膠物件」來作為水域的塑膠標準。對於水柱中的塑膠物件,則提議各水域應以「在該水柱的每一立方米少於一個塑膠物件」作為標準。

 

愛爾蘭科學家呼籲增設水域水質監測設備

愛爾蘭庫克(Cork)與蓋威(Galway)海岸周邊的海水被驗出遭大腸桿菌污染,導致數座海水浴場因此被迫暫時關閉。都柏林市大學環境科學家因此呼籲,愛爾蘭應增設更多的水質監控儀器,以便科學家能即時測出污染。愛爾蘭目前並沒有任何細菌水質監測儀器,但國家確實有必要佈署該系統以便即時收到污染預警,再進行更精密的細菌分析。此外,愛爾蘭應該在全國海岸沿線與河流,部署由都柏林市大學所開發出來的低價水質感應器,但不需要每處都部署,而是設置於正確的地方。在海洋機構的推動下,20126月已在蓋威外海的SmartBay浮標部署了一個測試用的水質感應器,此感應器具有光學感應元件,可以監控水質並搜集資料。

 

美國加州奧克蘭港加強卡車排氣抽檢

加州奧克蘭港往來行駛的卡車,將接受該州空氣資源局對各車柴油排放的定點抽查。這項抽查是全州為期1個月的清潔卡車政策之一,以確保所有行駛該州公路的卡車皆遵守廢氣排放法規。空氣資源局人員將檢查引擎製於2007年以前的卡車,是否確實安裝排放過濾器,並確認卡車是否已向該州控管空污標準的單位登記。違法者除處以3001800美金的罰鍰,還將強制參加社區大學的空氣污染排放課程。過去十年來,加州柴油卡車排放法規越來越嚴格,尤其針對於該州港口往來的卡車。例如今年年底前,所有引擎製於2007年以前的卡車,皆須安裝可降低某些排放污染物達80%的柴油過濾器。而在2023年前,所有行駛至港口的卡車,引擎皆須製於2010年以後。

重要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2.8.21~2012.8.27)

九月 26th, 2012 Posted in 5-1.重要國際環保新聞 | No Comments »

重要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2.8.21~2012.8.27

發布單位:環保署

聯合國呼籲建立統合性氣候政策對抗全球乾旱

聯合國宣示,因全球乾旱和溫度升高日益嚴重,故全球需要統合努力加強對抗氣候變遷及保障糧食安全。世界氣象組織(WMO)、聯合國防治沙漠化公約(UNCCD)及其他聯合國機構,正加緊建立一個更協調及更積極的乾旱風險管理策略,以補救各國現行政策的不足。WMO官員指出,美國四分之一地區正經歷異常乾旱,影響該國大豆及玉米收成,已嚴重衝擊糧食價格,印度也同樣正經歷嚴重乾旱,全國降雨低於正常量17%,其糧倉的降雨甚至低於正常70%WMO表示,2010年底東非部分地區也出現嚴重乾旱,並在2011年大部分時間持續著。UNCCD高層表示,有效且長期減輕乾旱影響和解決荒漠化及土地退化的解決辦法,急迫切需要成為國家發展計畫和政策的重點。

 

美國糧食危機可能加速歐盟修訂生質燃油政策

美國嚴重乾旱,導致玉米減產及價格上升,聯合國農糧組織呼籲美國應暫停實施乙醇生產額度,將使歐盟生質燃油批判人士的反對立場強化,歐盟執委會也可能被迫在今年通過法案,確保生物燃油生產不會與食物生產或環境衝突。歐洲目前65%的植物油被用來生產生質柴油,歐盟會員國的行動計畫預測,生質能源將在2020年占所有再生能源的50%,且歐盟已具備2,200萬公噸生質燃油的煉油能力,以應付可能增加1倍的需求,但也面臨沒有足夠投資與技術來使用替代材料的問題,且歐盟也必須找到不會造成間接土地使用改變(ILUC)問題的材料來源。消息指出,歐盟試圖於今年在如何測量ILUC上取得共識,以釐清生質燃油政策對取代糧食或其它對環境的不良影響,至今歐盟尚未找出一個可全面評估生質柴油使用對氣候變遷影響的方式。

 

英國全球性包裝回收標籤計畫仍持續擴大

英國OPRL(包裝回收標籤)計畫正持續擴大,簽署廠商即將增至150家。OPRL是第一個提供消費者回收訊息的全球性計畫,在美國與澳洲已開始採用。採納「廢棄物暨資源行動計畫」(WRAP)的研究成果,OPRL旨在加強對消費者溝通何種包裝可回收,何者不行,以提升回收材料品質,迄今已有超過7.5萬個產品線使用。英國目前僅五成保特瓶與10%15%的混合塑膠製品被回收,故成長空間仍然很大。OPRL目前有三種標籤,第一為「可廣泛回收」、第二為「請配合當地回收業者」、第三為「目前不可回收」。至於不在路邊回收、必須運至回收站進行回收的包裝品如混合材質的飲料紙盒及某些以塑膠手提袋收集的塑膠膜,也有專屬的特製標籤。

 

歐盟PVC回收計畫成功促進永續使用

統計指出,過去10年聚氯乙烯(PVC)的全球需求穩定增長,而現今因提高能效的需求,將使PVC的需求更高。PVC在耐用性、強度和成本上的優勢,使它被廣泛用於建築業及製造管子、電線絕緣體、包裝和汽車產品。能源效率和節約能源在全球各地愈來愈受到重視,而歐洲PVC的主要產區亦對PVC的永續性特別關注,因此歐盟推出2010年乙烯基計畫,來確保對PVC永續生產與使用的自願性投入,結果獲得重大成功。歐盟後續亦推出乙烯基附加(Vinyl Plus)計畫,期能進一步邁向永續使用PVC的目標。發展中的大型經濟體如印度和中國將是未來提高PVC需求的主力,故讓其參與歐洲對永續使用PVC的施設便顯得格外重要。

 

瑞典業者推出垃圾自動收集系統

Envac公司決定於全球推銷利用地下真空技術,自動清空的垃圾桶系統,該系統首度於20116月斯德哥爾摩亮相。在瑞典有6座垃圾桶系統處理夏季2噸以上的廢棄物,每週平均收集170公斤大眾垃圾。此系統類似於已在20個國家建置的真空技術廢棄物收集系統,透過地下管線網絡將公共垃圾桶與廢棄物收集系統連結。每個垃圾桶設有垃圾量偵測器,一旦垃圾裝滿,底下的閥門即會自動打開,將垃圾吸入地下管絡並由空氣運至中央收集站。Envac宣稱此系統可增加回收率,並減少市鎮甚至整個地區的廢棄物收集成本,同時提供開發者和市政當局改善永續發展性績效的方法。此系統適合都市公園和主要運動娛樂場所使用。

 

英國政府補助低碳商用車輛示範計畫

一項斥資2,300萬英鎊鼓勵英國運輸業者購買及使用低碳商用車的示範計畫,將獲政府1,100萬英鎊以上補助,以彌補傳統車輛與低碳車輛的成本差額,協助其建立及運作替代型雙燃料大型貨車車隊。包含Tesco13個主要企業領先示範,將採用300多輛低碳商用車。此項計畫能加速大眾對低碳車輛技術的接受與瞭解,並協助替代性燃料基礎設施的建立。政府也將贊助試驗車隊專用加油站的成本。試驗計畫將減少貨運二氧化碳排放,並提供各種實際狀況的重要資訊,以增加業者使用的信心。業者常視加油點不足為採用替代性燃油車輛的障礙,因此替代性燃料公用加油站的設立,將鼓勵低碳貨車投資,產生長期環境利益並減低業者成本。

 

美國加州辛克利小鎮地下水整治計畫報告出爐

美國加州辛克利(Hinkley)當初因PG&E公司使用六價鉻作為冷卻塔防銹劑,其不當處置使六價鉻滲入地下水中,造成長5英哩寬2英哩的地下水污染團。日前公布的環境影響報告建議了36種解決方案,而最後獲選的5項整治方案皆有副作用,清理速度越快,環境影響越大,如造成沙漠龜棲息地的喪失等,且整治時間長達29~40年。其目標將是使地下水六價鉻含量降低至3.1 ppb,但目前在污染團中心污染則高達4,600ppb,預計將於20131月定案。考慮中的方案有: 1) 抽取受污染地下水加以處理或用來灌溉苜蓿或其它牲畜作物,使六價鉻在流經土壤時轉成較低毒性的型式;2)將乙醇或其它食品級含碳物質注入地下水中,以中和六價鉻;3)在地下注入乾淨的水形成含水層屏障,將污染導引至其它方向。

 

紐約市業者提供更環保的人行道清洗服務

紐約市政府規定,商家與住家有義務保持四周人行道與水溝的乾淨,但法律並未管制清洗人行道所用的化學藥劑,亦無規範應該清除口香糖,但有業者標榜以更環保的方式去除人行道上的口香糖。位於布魯克林的GumBusters公司,專門利用乾燥蒸氣法去除口香糖殘渣,並宣稱此法比極為耗水的強力洗刷及冷凍法更環保。該方法先利用乾蒸氣加上少許的水溶性清潔劑噴於口香糖殘渣上,再用銅絲刷洗刷,可立即去除口香糖,澳洲口香糖移除車也採用此原理。美國地質調查局水質專家表示,商家或住家清洗人行道所使用的肥皂或清潔劑應不會對環境造成疑慮。在乾旱期間除非有安全或健康上的實險風險,禁止使用公共用水清洗人行道,是該市對清洗人行道唯一與環境相關的規範。

 

英國研究顯示大型廢棄物有高度再使用價值

英國廢棄物暨資源行動計畫(WRAP)報告指出,有一半以上送到家庭廢棄物回收中心(HWRC)的大型廢棄物可以再使用,而40%在路邊收集到的大型廢棄物,如沙發和電視,亦可以再使用。該報告是第一份全英國、研究大型廢棄物組成和再使用性的報告,報告取材自: 1)電話中心大型廢棄物的收集記錄分析; 2)路邊收集到的大型廢棄物組成分析; 3)對那些到HWRC丟棄大型廢棄物的個人所作的調查等。調查指出,英國於2010~2011年間,約有159萬噸的大型廢棄物被於路邊回收或送至HWRC,而後者的數量約為前者的2倍。英國的大型廢棄物約有42%是傢俱,19%是紡織品,19%是電子廢棄物。這份研究顯示大型廢棄物有相當的再使用價值,而該研究將有助於地方政府及HWRC工作人員將其自廢棄物流中移除,並尋求轉賣或轉手。

 

科學家研究人造奈米粒子對黃豆的影響

美國加州環保科學家指出,防曬乳、乳液與化妝品常含有微細金屬奈米粒子,每天隨著洗臉槽與生產工廠的排水管流進下水道,這些奈米粒子最後累積在農耕地,相當令人憂心。因此科學家首度針對在遭受兩種常見人造奈米粒子(manufactured nanomaterials, MNM)氧化鋅與氧化鈰污染的土壤生長之黃豆進行研究;前者常見於化妝品、乳液與防曬乳,後者則是觸煤轉換器的原料。結果發現,土壤中加了這些MNM後,黃豆的收成的質與量都會受到影響。科學家指出, MNM對活性污泥細菌有高度的親合性,因此會集中於生物污泥中,再經由施用於農田的污泥進入土壤。研究顯示,氧化鋅會在黃豆的莖、葉及豆子中生物累積,影響品質,雖然人類食用並無害。而氧化鈰則會抑制植株固氮的能力,若土壤累積大量的MNM,化學肥料用量則必需增加。

重要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2.8.14~2012.8.120)

九月 26th, 2012 Posted in 5-1.重要國際環保新聞 | No Comments »

重要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2.8.14~2012.8.20

發布單位:環保署

聯合國秘書長發起保護海洋新倡議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南韓發表談話,以紀念「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簽署30週年,該公約管轄海洋空間各層面,目前有162個締約方。潘基文讚揚公約在幫助各國建立法律架構以指導海洋管理、解決爭端及管理國際海底等方面的成就,但強調目前仍有多重問題亟待解決。為此聯合國宣布推出「海洋契約」(Oceans Compact),旨在尋求支持並強化海洋法的實施,其將提供平台以幫助各國保護海洋自然資源、恢復完整的糧食生產力,並增加對海洋管理的意識和知識。為達成該契約目標,潘基文提議執行1個以結果為導向的行動計畫,設立「海洋諮詢團體」,由高層決策者、學者、私營部門和民間社會的代表所組成。

 

歐盟新版廢電機電子設備指令生效

歐盟修正的廢電機電子設備(WEEE)指令正式生效,將徹底改變科技公司、零售商、回收業者及消費者處理電子廢棄設備或用品的方式。新指令要求會員國自2016年起,須收集45%的售出電子產品進行回收或處置,至2019年底前,須回收65%的售出電子產品或85%的電子廢棄物產量(由會員國選擇)。另自2018年起,也將擴大現有管制產品涵蓋項目至所有類別。新指令也予會員國更大的權力,要求企業和消費者以環保方式處理電子廢棄物,對違法出口的廠商祭出重罰,並要求零售商向消費者回收小型電子廢棄物。目前,歐盟每年平均生產1,000萬噸的電子廢棄物,其中約200萬噸被收集處理。歐盟估計,至2020年,歐盟將生產1,200萬噸的電子廢棄物,以85%回收率計,約有1,000萬噸將被收集。

 

電子廢棄物倡議發表新綠皮書

電子廢棄物倡議(Solving The E-Waste Problem, StEP)發表新綠皮書─「電子廢棄物收集、貯存、運輸及處理標準建議:原則、要求和遵行評估」,參考了最佳做法及現有最佳科技,旨在指導如何建立某一國家或地區特有的電子產品壽命終期( EoL)標準。該報告本身並非一個EoL標準,而係提供發展EoL標準原則的概述,及對建立電器及電子設備(EEE)EoL標準的必要項目,並提出將這些項目轉化成有效EoL標準的方法。報告指出,只有標準而不針對EoL運作者的遵行進行審核亦無用處,故提出了健全審核和認證的原則和做法。同時警告,數個EoL標準已出爐且即將實施,必須注意EoL運作者不會在多重標準下工作,以避免增加行政負擔及營運成本。

 

聯合國啟動永續發展研究網絡

聯合國秘書長啟動一獨立的全球研究中心、大學與技術機構網絡,期為最急迫的環境與社經問題找出解決方法。「永續發展方法網絡」(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olutions Network)將與企業、公民社會、聯合國單位及其他國際機構多方合作,共享達到永續發展最佳路徑。該行動是對後2015任務與里約+20會議決議的回應,將與「後2015發展議程」及「顯赫人士高層小組」密切合作,高層會議將針對2015年後的全球發展議程提出建議,預計於9月底召開第1次會議,2013上半年提交研究發現並告知會員國。鑒於各國以往只注重短期議題,缺乏長期永續發展策略所需的即時資訊,因此需要政府以外的學者,協助發展長期分析、示範計畫與發展途徑。

 

英國擬在WEEE中導入環保設計機制

英國各界呼籲政府,應藉由提供電子電器製造商更多獎勵誘因,以鼓勵其設計更易於回收的產品,同時宣揚「個別製造商責任」(individual producer responsibility, IPR)理念。英國已為2013年版的歐盟廢電子電機(WEEE)指令展開修法準備,建議也已送至政府各部門,要求在該國的WEEE系統內導入IPR。此呼籲主要來自一專責的工作小組,其認為要鼓勵WEEE製造商透過更佳的設計對壽終產品處理費負起更大責任,IPR是關鍵工具。在評估各國既有IPR帶來的效益證據後,目前提出的作法包括建立「為回收暨重複使用設計」加權機制,即WEEE製造商須處理的噸數,必須依上市產品的實際處理費用與特性加以增減。專家指出此作法是實行IPR重要的切入點,因其考量了製造材料及終期拆解便利性等關鍵設計要點。

 

美國與加拿大推出海洋健康指數

美國及加拿大的科學家、決策者和保育人士,共同創造首個「海洋健康指數」(Ocean Health Index),用來評估全世界海洋現狀。該指數將漁業、生物多樣性、觀光及碳儲存等影響區域海洋生態系的主要因素納入考量,並給予由0100的評分。全球整體海洋得到的健康指數為60,最低為36(塞拉利昂共和國海域),最高則是86(夏威夷附近的賈維斯無人島周圍海域)。該指數可比較海洋被人類重度開發的不同區域,並得知這些活動是否永續或需要做更好的管理。其它被考量的因素包括:海洋清潔度、海岸保護及「地方感」等。該指數亦允許個別國家對保育給予不同的加權比重。美國、英國、印度及中國等國海域,目前獲得的指數分別為63615251

 

污水發電技術獲得重大突破

美國奧勒岡州立大學在微生物燃料電池技術上獲得突破,能夠直接利用污水發電,其不但可使污水處理廠的電力自給自足,還可出售多餘的電。新技術所產生的單位體積電力,較多數現有的微生物燃料電池技術還要高1050倍,也可能取代使用約一世紀之久的活性污泥法,產電的同時,也能有效淨水,其如能廣泛商業化,污水處理將成為能源製造者而非消費者。此新技術每立方公尺的液態燃料反應爐可產生超過2千瓦電力,比使用厭氧消化產生甲烷的污水產能方式更有效率,且不會產生硫化氫或釋放溫室氣體甲烷等,其淨水方式亦與舊有使用好氧菌的方式不同,用細菌氧化有機物質產生電子,在電池中由陰極流至陽極因而生電。

 

北極夏季海洋冰層消失速度比預期快50%

據專門探索極地冰層厚度的歐洲太空總署CryoSat-2衛星傳回的資料顯示,高達900立方公里的北極海夏季冰層,過去1年內已消失不見,冰層溶化的速度比之前多數科學家預期的速度快上50%。再過幾年,北極圈夏天將完全看不到冰,可能因此導致各方相繼湧入開發各種魚場、石油、礦物與海洋水道。衛星探測資料顯示,加拿大與格陵蘭以北的北極圈,10年前冰層平均厚度約56公尺,目前只剩13公尺。北極冰層的加速消失,即使只是一年中的特定時期,影響也極為深遠,因為少了將日光反射回太空的冰層,將使海洋溫度上升,導致海底沉積的甲烷溶化並蒸發到大氣中。甲烷是已知破壞力強大的溫室氣體之一。

 

亞洲開發銀行促中國大陸實行綠色稅制

亞洲開發銀行(ADB)建議中國政府課徵綠色稅賦,如資源開採稅與二氧化碳等污染物排放稅,以減少污染及促進永續經濟成長。分析師也建議,中國可幫投資污染防制設備的業者減稅,提高資源租賃稅或奢侈品與一次性消費品的稅額。ADB注意到中國5年來在減少污染與管理固體廢棄物的進步,包括減少10%的化學需氧量與二氧化硫排放,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降低近20%,在工業及家戶水污染控制也有改善。但水與空氣污染仍是問題,肥料與農藥逕流及密集的動物生產設施排放污染了供水,且由於車輛排放,使中國7座最大城市皆名列全球污染最嚴重的10座城市之內。工業固體廢棄物管理亦是挑戰之一。

 

英國將建全球最大廢棄物氣化發電廠

英國Air Products公司宣布,將興建使用先進氣化技術的轉廢棄物轉化為能源(Energy from Waste, EfW)發電廠,成為英國首座此類型發電廠,並是全球規模最大。該電廠發電量高達5,000萬瓦,預計可產生足夠之可靠及可控制的再生電力,供應高達5萬個家庭使用。位於通往當地及全國配電設施交通方便處,加上鄰近垃圾掩埋場,此電廠每年最多可移轉高達35萬公噸無法回收的垃圾免於被掩埋,也可望創造許多就業機會,振興當地經濟。此電廠將使用新世代EfW技術,將比傳統的廢轉能(waste-to-power)技術更有效率及乾淨,並產出更多有用的產品,如熱能、氫、化學品及燃料,長期發展還可能將再生的氫用於商業用途及公共運輸燃料等。

 

重要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2.8.7~2012.8.13)

九月 26th, 2012 Posted in 5-1.重要國際環保新聞 | No Comments »

重要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2.8.7~2012.8.13

發布單位:環保署

美國奧勒岡污水廠以餐廳廢水產生電力

美國環保署統計,污水處理廠消耗電量驚人,往往占都市公共事業用電的34成。為了自製更多能源,美國奧勒岡州的葛里夏市(Gresham)污水處理廠,近期展開利用餐廳排出之油污水製造熱能與電力的計畫,利用該廠既有的厭氧消化槽來產生甲烷發電。該廠的厭氧消化槽從1990年代起已經產製天然氣,提供廠內建物所需熱氣及設施大約一半的用電。而現在該廠準備接受由3家運輸業者自太平洋西北區所有餐館收集來的油污水。5年前該市即開始評估修改既有的消化槽來接受餐廳廢棄物,並發現此方案能在兩年半內回本。此計畫不但能解決污水下水道遭餐館廢水堵塞的問題,預計還可為該廠增產40%的天然氣。該市期待2年後,該廠所需能源均可自給自足。

 

歐盟執委會修正廢棄物出口至非OECD國家法規

歐盟執委會通過新法,修正原於2007年實施有關將某些廢棄物出口至某些非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國家回收的條款。新條款附件包含1份新清單,詳列可出口至某些非OECD國家回收之廢棄物或混合廢棄物的項目。於2011年通過的修正案,已將混合廢棄物列入出口項目中。歐盟執委會隨後即發函給一些該法規不適用的國家,要求對方以書面回復,確認不受法規管制的混合廢棄物可以出口至該國,同時說明該國之管制程序。歐盟執委會已收到許多國家的回函,故再次修正此清單。但當某特定廢棄物或混合廢棄物並未被某國回復為可接受時,即表示該國並未給予充分清楚的確認。

 

新加坡擬實施歐盟第4期汽車排放標準

新加坡國家環境署(NEA)擬在20141月,將現行的歐盟第2期汽車排放標準提升至第4(Euro IV),適用於新銷售汽油車,既有汽油車則不受影響。雖然新加坡在2006年已實施柴油引擎Euro IV標準,但在汽油車方面顯得落後。NEA過去曾嘗試提升汽油車排放標準,但總被經濟趨緩或油品公司認為需要更多時間提升脫硫能力等因素所阻止,而此新一波努力可能與不久前環境與水資源部發表的空品數據有關。Euro IV將使汽車廢氣中一氧化碳等污染物含量大幅降低,並使汽油的含硫量從500 ppm降至50 ppm,因而降低尾氣中的二氧化硫及細煤灰含量。至於歐盟現行的第5期標準,NEA亦將致力於Euro IV實施2年後推出。

 

美國欲移除2℃目標遭受批評

歐盟與小島國家批評美國欲移除維持全球暖化2℃以下的目標。2010年聯合國氣候公約會議,各國同意採取緊急行動以達到2℃目標,但上週美國氣候談判代表史登表示,堅持此目標將造成僵局。歐盟與小島國家聯盟認為美國應遵守既定承諾,突然違背協議等於未戰先棄,通融2℃限值將使全球走向不可逆轉的巨大氣候變遷。2011年南非聯合國氣候會議,各國同意展開新程序(德班平台),2015年將納入所有國家並於2020年生效,但史登認為「保證」維持2℃以下的排碳總量管制協議,在政治上無法實行,應採用另一種有助激發企圖心、創新及強化政治決心的新制。雖然許多高碳排放量國家較贊成此種由下而上的方式,但美國將如何以此方式達成公約最終目標─避免危險的氣候變遷則不得而知。

 

德國開發污水回收製造肥料技術

德國近日開發出一種免用化學品且合乎環保的程序,可將污水中的鹽類回收,並直接轉化成可施用於農作物的有機肥料。此程序已獲得專利,正在試驗工廠中測試。試驗利用電解(electrolysis)反應使含氮及磷的液體沉澱出磷酸氨鎂。該程序沉澱出的磷酸氨鎂為微小晶體狀,可直接做為肥料,無需進一步加工或添加合成鹽基,是一種完全不用化學品的程序,且因反應過程溶於水中的鎂離子活性高,能源需求量很少。此外,長時間測試顯示,試驗廠反應爐的磷濃度可降低99.7%,每公升不到2毫克,遠低於德國廢水法規所允許的污水處理廠放流標準,顯示此類處理廠可以製造肥料產生額外收入。同時,實驗已證實使用磷酸氨鎂的作物產量和作物,在成長中吸取的養分,高出市售礦物肥料4倍。

 

全球地下水過度開採用於農業

加拿大與荷蘭科學家表示,因過度開採,全球地下水儲量的消耗比回補速度更快。科學家結合全球各地地下水使用資料和地下水資源電腦模型,得出地下水足跡,即依賴地下水資源的地上區域,約為含水層的3.5倍,而全球約有17億人口(多位於亞洲)居住在地下水儲量及賴以為生的生態系統面臨威脅的地帶。該研究發現全球含水層中有80%被永續性地使用,但卻因一些關鍵地區的過度開採而抵消,而在一些國家中,這些相對少數被過度開採的含水層,卻是農業依賴的關鍵水源,故須施以更好的管理。到目前為止,全球仍無一致性對此農業地下水使用影響進行量化的方法。

 

以色列國會通過電子廢棄物回收法規

以色列國會通過電子廢棄物法,將於2014年生效,未來電子產品製造商及配銷商,須負起收集電子廢棄物責任,並予以回收或再使用。此法將有助於防止掩埋或丟棄電子廢棄物,以致其所含的毒物污染環境,並將促使回收產業發展,創造新工作機會。此法訂於20142020年間,讓回收比率逐步成長到50%。製造商與配銷商須合作提供消費者在原購買處,退回不要的電子產品之服務。此外,地方機關也須設立回收點,最後則須提供路邊收集服務。以色列以往並無自垃圾中分離電子廢棄物的法規,導致每年約有2萬噸的電子廢棄物被送入掩埋場。

 

韓國河川與湖泊藻類泛濫成災

韓國主要河流及湖泊藻類快速蔓延,威脅到公衛及飲用水安全,韓國政府已處於高度警戒狀態。藍綠藻不僅對人類及其它動物具有毒性,還會耗盡水中溶氧造成其它生物體死亡。自20126月起,水藻即開始在漢江上游蔓延至其它河流及湖泊,當局已就漢江的東北部河段發布藻類警報,該處是首爾及其附近2,200萬人飲用水的來源。首爾市已就5個地區的水質進行化驗,發現含有高量的葉綠素及土味素,亦有藍綠藻。環保當局表示,雨量不足及高溫為藻類泛濫的主因,當水中所含的葉綠素超過15毫克/立方米時,或每一毫升中含有超過500個藍綠藻細胞時,政府就會發布藻類警報。

 

毒性潛勢指標可做為全球毒性評估工具

為降低人們對消費產品中所含有毒化學物質的曝露風險,超越地區和國界的比較性毒物評估有其必要。近期研究依據歐盟的毒性潛勢指標(Toxic Potential Indicator TPI)發展出美國的TPI, 並就500多種化學物質比較這兩種TPI。結果顯示,兩者間的確有若干差異,表示在管制限值及指導方針上,兩者皆需要調和。TPI最早由德國發展出來,它使用公開的環保及健康資訊,將毒物從1 100評分。目前TPI依據歐盟的法規管制標準,但若能將之擴充,納入其它區域性的法規及指引,則能成為全球性的毒性比較工具。針對578種物質做了比較之後,發現美國和歐盟這兩種TPI模式所顯示的分數雖有若干不同,但就物質的毒性排序而言,大致上卻十分相似。研究結果顯示,歐盟的TPI可被修改以適用於其它地區,但各種模型使用的數據則須進一步加以調和。

 

學者指出暖化使熱浪掩蓋面積擴大

一篇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的論文指出,近幾十年來,地球表土在夏天中被熱浪掩蓋的比率,已由1980年前的1% 急劇上升至13%。如德州2011年的熱浪,俄羅斯2010年及歐洲2003年的熱浪等,這些事件若非人類釋放出大量的溫室氣體都不會發生。該篇文章作者之一是太空總署的知名氣候科學家漢森(James Hansen),他認為,氣候變遷是造成溫度升高的主因。地球表面的溫度在過去1個世紀約上升華氏2.5度,且主要發生在1980年後。研究分析1951~1980年及1981~20112個時期,地表到夏季受到極度熱浪侵襲的面積,結果顯示前者只有0.2%的地表面積遭受熱浪,而自2006 2011年,卻有4%13%受到侵襲。

重要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2.7.31~2012.8.6)

八月 29th, 2012 Posted in 5-1.重要國際環保新聞 | No Comments »

重要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2.7.31~2012.8.6

發布單位:環保署

專家警告若不採取行動全球空污將進一步惡化

研究指出,如果人類不改變現行作法,40年後,世界公民所體驗到的平均空氣污染,將與今天東亞國家公民所體驗的污染均值一般。研究指出,中國東部及印度北部有必要實施更進一步的法規,來規範人為排放,以減少全球空污熱點。北美和歐洲的空氣污染也會加重,但遠不及亞洲,主因為其已實施超過20年的污染防制法規。根據模型的預測,在2025年及2050年時,一切正常的情況下,東亞會受到高濃度的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及PM2.5污染,而北印與阿拉伯灣地區則會有高濃度的臭氧污染。此次研究是首次考量全部5項主要污染物(PM2.5、二氧化氮、二氧化硫、臭氧及一氧化碳),自然發生的如沙漠沙塵、海霧、及火山爆發等都考量在內。若將這些污染物綜合計算,中國東部、印度北部、中東和北非將是未來空氣品質最差的地方。而東亞及南亞的污染水平可能會成長2倍。

 

美國環保署公布十溴聯苯醚替代品報告草稿

美國環保署(USEPA)公布有毒阻燃劑十溴聯苯醚(decabromodiphenyl ether, decaBDE)的替代品報告草稿,列出30decaBDE替代物的環境與人體健康影響,decaBDE將於201312月禁止生產。此份報告有助於製造商認明decaBDE的替代品,USEPA也會持續與製造商合作以尋找其他阻燃劑替代品。此外,USEPA也在201261日發布毒物管制法(TSCA)工作計畫,涵蓋18項預計在20132014年間檢視並做風險評估的化合物。USEPA 20124月時也提案要求所有PBDE阻燃劑之製造商、進口商與處理廠,其在2013年後採用多溴二苯醚(PBDEs)於新用途前,必須先將相關資料送交USEPA審查,且2013年後持續製造、進口或處理PBDEs的廠商,必須接受TSCA的檢測要求。該報告也指出decaBDE替代品已皆在市場流通,在decaBDE淘汰後,其使用率將更為上升,替代品各有不同的危害性及優劣點,持續的實驗室測試與監查,才能完全瞭解其可能帶來的危害。

 

英國議會認為歐盟應提高減碳目標

英國議會能源與氣候變遷委員會認為,歐盟應對氣候變遷採取更強力的作為,並指出英國應停止化石燃料補助,及提高能效。歐盟正準備提案振興碳市場,其近來排放交易機制的碳價皆落在每公噸7歐元左右,被認為低到不足以鼓勵企業投資清淨科技。環保團體一直鼓吹歐盟應提高減碳目標,由目前的20%增至30%(19902020),因為現今目標極易因經濟不景氣而達成,故大部分歐盟國家皆傾向願意將其提高,只有產煤大國波蘭還不願妥協。該委員會針對英國的建議尚包括提高能源效率的優先順序、支持停止對化石燃料的補助,同時提升貧民住戶的生活品質、以及說服英國民眾,使其相信投資低碳科技是值得的。

 

英國政府將獎助電子廢棄物回收金屬可行性研究

英國環境食品和鄉村事務部(Defra)日前宣布,將投入20萬英鎊的經費於創新挑戰計畫,讓從事電子廢棄物回收金屬的業者競標申請。該計畫由政府和技術策略委員會(Technology Strategy Board, TSB)共同主持,以支持企業進行可行性研究,由地方企業、機關及社區共同參與的電子廢棄物回收合作方案,最可能申請成功。資金將分別補助5項獨立的可行性研究。該計畫將大有助於減少電子廢棄物,並且提倡閉環式(closed loops)的商業模式。未來8年,英國預計將丟棄1,200萬噸的電子廢棄物,包含可觀的金屬礦物寶藏。

 

秘魯非政府組織提出環評系統改革建議

秘魯政府對2001年至2010年間,所通過的205件環境影響評估隨機複查顯示,86%缺乏如何得到當局核准的完整資訊。在複查的案件中,60%缺乏宣傳和公民參與資訊;74%缺乏相關研究的採納資訊;95%缺乏關於評估實施範圍被批准方式的資訊。民間組織已向環境部陳交提案,以改善政府的環境評估系統。秘魯環境法律學會(SPDA)剛出版的書中建議創立一個技術機構,附屬於環境部以審查及批准所有經濟部門方案的環境影響評估,目前,每個部會都自設單位,負責批准環境研究及促進其特定部門投資。SPDA並呼籲設立一基金,使社區得以聘雇技術顧問服務,及建立單一窗口來處理所有許可、授權及其它環保認證所需程序。

 

美國環保署及農業部公布微生物風險評估指南

美國環保署及農業部公布史上第1份微生物風險評估(Microbial Risk Assessment, MRA)指導方針。這份指導方針全面性地指導該如何針對食物及水中的微生物病原體,進行有意義的風險評估。微生物病原體可為人類帶來急性腸胃疾病,甚至死亡。這份指導方針預期可以改進公共衛生人員蒐集資料的品質。過去幾十年間,針對食物、飲水及與環境相關的化學物質的正式風險評估已然存在,然而全面性的微生物風險評估指導方針為第一次發布,它含有完整、具體、且描述詳盡的微生物風險評估設計資訊。

 

紐西蘭汽車交易公會促檢測使用中汽車排放

紐西蘭汽車交易公會(The Motor Trade Association, MTA)認為應將使用中汽車排放量,納入政府目前的車輛執照改革審查。近期的報告顯示,使用中車輛造成的空污,可能造成該國每年255人過早死亡,且每年估計耗費約9.4億的社會成本。該研究顯示人為造成的空氣污染只需負起約一半的過早死亡責任,而使用中車輛占22%。紐西蘭目前只須在首次登記車輛時,符合特定排放規範即可,往後則不必有任何正式檢測。MTA表示許多國家皆已將定期排放檢測納入總體車輛檢查,且紐西蘭的車輛平均壽命超過13年,在國際標準中已屬老舊。該報告是以PM10而非國際接受的PM2.5來進行研究,且由於未能有效討論NO2的暴露影響,研究結果應低估了汽車空氣污染對人體的影響。

 

韓國首爾實施更嚴格節能措施

韓國首爾執行新措施,要求主要建築公布其用電狀況,並將擴增用電監測範圍。市府發布命令要求最耗電的前2%建築或區域,於電子顯示板上公開其用電量。目前監測評估的413座油氣電用量,相當於2千噸以上石油的建物,2013年監測地點將增至13,000處,包含100千瓦以上的用電戶。對節能有貢獻的建物所有人,將被授予認證標章,可享3~15%財產免稅額及減免20~50%環境改善費用,若想使用隔熱和發光二極體等技術,市政府將提供810億,年息2.5%的貸款,但只限公立學校和社福中心等公部門。用電量100千瓦以上的建物,室內溫度應符合政府標準,夏季(69)維持26(以上),冬季(103)20(以下),住宅大樓、工廠、醫藥福利中心不在此限。

 

英國造林認可機制已助移除100萬噸二氧化碳

英國林業委員會表示,一項政府認可的機制已自大氣中移除超過1百萬噸的二氧化碳。「林地減碳法」(Woodland Carbon Code, WCC)20118月時,獲得英國政府認可通過,旨在認可各企業對碳捕捉與儲存所做的努力。WCC允許企業將其造林計畫寫入其排放報告中(20134月起在英國(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都必須提出總排碳報告),在實施的第一年,共有63件專案登錄,創造了2,800公頃林地。在「政府溫室氣體申報綱領」下,所有公司皆可申報藉由投資WCC認證的方案,所達成的碳吸存效益。WCC也獨立核可了17件專案,表示專案的碳吸存宣告及事項皆通過稽查員的審查及確認。

 

日本公布2011年一級河川水質調查結果

1958年起,日本國土交通省每年固定實施一級河川的水質調查,而2011年全國一級河川(包含湖沼及海域)109水系的水質狀況,符合有機污濁代表指標BOD值和COD值環境基準者,比率高達91%,連續3年創下歷史新高。其中,過去10年間BOD值大幅改善者有3處,平均BOD值最佳者計12處。另外,有別於制式的BOD指標,以民眾接觸河川的感受做為新式指標,例如將河川垃圾量、味道、透視度、底部觸感、糞便性大腸桿菌數等做為評估項目,並透過民眾協助進行調查,結果顯示調查地點中21%57/268處)為「想要跳進去游泳的乾淨河川」。

重要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2.7.24~2012.7.30)

八月 29th, 2012 Posted in 5-1.重要國際環保新聞 | No Comments »

重要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2.7.24~2012.7.30

發布單位:環保署

歐盟環境指標報告顯示環境政策進展情形

歐盟環境署(European Environment Agency, EEA) 2012環境指標報告」指出,其朝向永續發展的環保政策目前所達成的程度不一,在資源效率方面,雖已達到中等程度,但生態系統恢復力方面,卻仍不盡理想。該報告指出,歐盟如想進一步朝向永續綠色經濟,須實施能體認資源效率與生態系統恢復力之間連結關係的新政策及目標。該報告將環境指標分為6個領域,以衡量環保政策的成功度,報告各章亦針對各部門的指標趨勢及達成目標狀況分析。以溫室氣體排放為例,自1990年至2010年,歐盟減少排放達15%,說明能源效率的提升。但另方面,「反轉海洋負面物種繁衍趨勢」的目標就不盡理想,雖然歐盟設立一些海洋保護區,但面積只占4%,且離岸海洋保護區之間彼此並無連結。空氣品質改善情形亦未符合預定進度,雖然指標顯示空氣品質並未惡化。

 

美國參議院委員會提出毒管法改革案

美國參議院環境與公共工程委員會新決議的1項法案,將使美國環保署(USEPA)對商用化學物品的管制產生根本性的變革。在新法案下(Bill S.847)USEPA將可依據各化學廠商必須提供的資料,來決定各化學物質是否有安全疑慮,並限制無法證明其安全性之化學物質的使用。依美國目前的毒物管制法(Toxic Substances Control Act)USEPA於管制1項化學物質前,必須證明該化學物質對人體健康或環境有不合理的風險。新法案將為各企業提供1套保密機制,使企業在提報USEPA化學品相關資訊時,可以申列某部分為機密商業資訊。商業秘密及生產資料可永遠被申列為非公眾揭露資訊,新化學品身分受到保護的期限,將由USEPA視市場狀況而定,但健康、安全資訊及一般商業資訊,則無法被申列為機密資訊。

 

英國推出新永續發展指標

英國環境食品與鄉村事務部(DEFRA)就新的永續發展指標草案進入諮詢階段。新的永續發展指標將使民眾更容易監督該國是否朝向永續發展邁進,並有利政府知悉何處需要改進,資料更新將每年公布1次,並附有分數顯示其發展方向是否正確。新的永續發展指標有12項主要指標搭配25項附屬指標,主要指標為經濟繁榮度、長期失業率、貧窮、知識與技能、健康預期壽命、社會資本、成年人的社會流動性、住宅供給度、溫室氣體排放量、自然資源使用、野生生物與生物多樣性與水的可獲得性。修正後的永續發展指標將與國家幸福數據併用,配合正在進行的自然資源評估,其使用將顯示英國致力於不以GDP作為國家發展唯一評估指標的領導地位。

 

全世界固體廢棄物將持續成長

世界觀察研究所(Worldwatch Institute)報告指出,因經濟繁榮及都市化的增加,至2025年全球每年的固體廢棄物(MSW)產量可能成長1(至每年26億噸),其將對環境及公衛形成挑戰。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的調查,愈富有的國家,所產生的固體廢棄物愈多,如排名第一的美國,1天就可生產62萬噸。全世界大約只有1/4的垃圾,被以比掩埋或焚化更佳的方式如回收再利用。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估計,全球廢棄物管理的市場,從收集到再利用,約有4,000億美金。若要「綠化」廢棄物部門,全球的MSW回收至少需成長3.5倍,並完全以堆肥或能源回收方式回收其有機部分。

 

英國政府同意使隱藏性碳排放更透明化

英國政府同意在有關進口商品的負面環境影響上更公開透明,但並未明示將更努力來處理全球層次的「隱藏排放量(embedded emissions)」問題。英國能源及氣候變遷特別委員會,提出消費性(consumption-based)碳排放,即英國進口商品在他國製造過程中所排放的溫室氣體的問題,議員們表示當該國計劃碳足跡時,並未將消費性碳排放算入,因此英國實際的溫室氣體減量成果並不如官方數字所顯示的好。政府單位回應將逐步把進口商品排放量清楚呈現於網站與發布的統計數據中,並將嘗試以生命週期分析來追縱某些關鍵高碳密集度商品的排放趨勢,但並未如委員會所建議,同意將消費性排放資料全面納入決策考量中,也拒絕為製造國家負起排碳責任或是運用關稅來反應此隱藏排放量。

 

歐盟報告指出需加強內分泌干擾物研究

歐洲環境署報告證實生殖系統失調及其他荷爾蒙疾病已普遍增加,並指出此乃環境中內分泌干擾化學物質(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 EDCs)的濃度持續升高所致。目前雖尚無法確定EDCs的致病效應,但許多研究顯示,數量眾多的脊椎動物(如魚類)和某些無脊椎動物(如蝸牛)的生殖系統易受EDCs影響。該報告突顯出許多研究上的缺口,有必要就接觸EDCs與甲狀腺癌、肥胖和糖尿病間的關聯,進行人類流行病學研究。同時也需更多野生動物的研究,特別在生物多樣性普遍下降的背景中及EDCs對無脊椎動物的影響。最大的研究缺口及優先項目,可能是測量並瞭解環境中對EDCs的暴露情形。如能更清楚EDCs的暴露風險,將有助於引導政策來保護人類及野生動物不受這些化學品的傷害。

 

英國率先全球執行WEEE重複使用政策

英國將於2012年秋推出的WEEE標準(PAS 141: 2011),可望大幅提高大眾對電子產品重複使用的信心,並減少非法出口量。產業界已在為該標準做準備,它是一種英國最佳實務標準,猶如標章系統,可確保消費者購買的任何1件二手設備為安全與可用的。該標準也有助於向原始製造商保證其安全責任與名譽,將受到重複使用業者的保護,因為這些業者會使用有根據的安全檢測程序、移除私密資料、並保留紀錄以利查核。PAS 141也訂有能夠區別「真實的」與非法的WEEE出口測試方法,能協助環保單位阻擋假藉重複使用為由的非法二手品出口。此標準文件已在海外大賣並在聯合國會議中被引用,顯示國際對此標準相當關注。

 

美國環保署檢討新燃煤電廠汞排放法規

美國環保署(USEPA)表示將重新檢視201112月完成擬定的新建燃煤發電廠汞排放標準,可能放寬對即將興建5個電廠的限制。USEPA因共和黨議員與業者的壓力(認為管制成本太高),已延期並放寬對能源產業實施的管制措施,Tri-State與其他團體日前亦因汞標準而控告USEPA。然而USEPA表示,該檢討程序並不會改變對現有電廠的既有規定,且不會改變該法案的預估成本與大眾健康利益。USEPA 201112月表示,該法案每年成本約為96億元,但卻能省下近900億的醫護成本,且減少汞與其他有毒物質排放的技術,同時也能減少損害人類心臟與肺部的懸浮微粒排放量。

 

紐西蘭產品管理計畫有效回收農場廢塑料

紐西蘭環境部長表示,由於產品管理計畫(product stewardship scheme)之協助,2011年全國各地回收650多噸農場塑膠廢棄物。此項自願性計畫共獲得政府13萬美金資助,其共向全國農場提供1,000多個回收箱,並收集農用塑膠,如大捆包裝、青貯飼料包裝和覆蓋物、農業化學品容器和作物袋。回收的廢棄物被循環再生為塑膠樹脂顆粒,並再被使用於新塑膠製品中。此外,許多農民對於缺少處理農場塑膠廢棄物選項感到沮喪,並知道焚化或掩埋廢棄物不是永續的解決方案,而此自願性計畫提供農民一個環境友好的替代方案。

 

英國發起防止氣候變遷影響基礎設施競賽

英國環境部長發起1項新競賽,挑戰該國的世界級工程師、科學家和設計師,期能提出保護該國基礎設施不受氣候變遷效應影響的創新方法。總獎金40萬英鎊,將資助成功候選人發展先驅性的解決方案,保護如道路、機場、電廠、污水處理廠及Wi-Fi網絡等基礎設施,對抗氣候變遷的威脅。英國環境食品與鄉村事務部(Defra)的「氣候變遷風險評估」報告中指出,基礎設施在未來幾年可能遭受的風險有:至2080年代洪水對建築物及基礎設施造成的危害,預計上升至21億至120億英鎊之間;隨著氣溫上升,冷卻建築物和資訊科技的能源需求將會增加。候選人若能提出解決此報告所指風險的方法,每個構想最高可獲得10萬英鎊的獎金。該競賽的另一目的是以發展保護基礎設施的新材料、產品及技術,來突顯巨大的市場成長契機。

重要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2.7.17~2012.7.23)

八月 29th, 2012 Posted in 5-1.重要國際環保新聞 | No Comments »

重要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2.7.17~2012.7.23

發布單位:環保署

二氧化碳排放量與歐洲花粉症流行有關

近期1份泛歐陸的研究顯示,過去30年間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上升,可能是歐洲(尤其都市)花粉數(pollen counts)升高的原因,嚴重影響大眾健康。科學家假設溫室效應影響花粉期與量,人們生活型態的改變與過去幾十年來空氣污染的惡化可能也是原因之一,但至今確切的誘發機制尚未完整解答。研究人員在將花粉數及趨勢與平均氣溫及其趨勢比對後,判斷氣溫的增加並非誘發花粉症的主因,然而人為造成的二氧化碳濃度增加,才可能是影響因子。由於都市的熱島效應與其較高濃度的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等空氣污染物,使都市的API(年度花粉指數)明顯高於鄉下地區,且近期某些過敏源樹種被廣用為都市裝點植栽,也可能是造成都市花粉症患增加的原因,而花粉期增長的原因除了暖化效應外,也可能是因為從它洲引進外來樹種所造成。

 

歐洲推出塑膠回收認證機制

2年醞釀,歐洲塑膠再製、回收與收集業者同意推出一個泛歐洲的認證與審核機制,名為「EuCertPlast」,將既有的CEN14343標準推行於後消費塑膠回收(post-consumer plastics recyclates)。該專案由歐洲塑料回收加工協會(EuPR)等數個塑膠回收商會與一些塑膠回收廠商合作執行,已準備實施第1次工廠層級的試行審查。該機制可確保塑膠再製廠商能從獲得EuCertPlast認證的回收商身上,得到以標準程序處理與符合環境標準的高品質回收品,且再製業者已準備好使用更多後消費塑膠品,因此該項認證機制可能促成歐盟訂定更高的塑膠回收目標。再者,德國藍天使標章也會在2013年實施該機制,爾後購買生態友善商品的消費者將更有保障。

 

美國國會議員促美國環保署儘快定案溴化阻燃劑法規

美國26位議員力促美國環保署(USEPA)儘快將溴化阻燃劑法規定案,認為近期USEPA7項多溴聯苯醚(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 PBDEs)規範的提案,為保護美國人民免受此類有毒化學品危害邁出重要一步。此類複合物被認為會影響神經系統、干擾甲狀腺素濃度且恐致癌。提案規範的7PBDEs中,有6種已不再於美國製造或輸入美國,而第7PBDE-十溴二苯醚decaBDE-的幾家製造商也宣布在2013年前停止販售。在毒性物質管制法(TSCA)下,USEPA擬要求意圖製造或進口PBDEs或其產品的廠商須先通報,且其配方須通過健康安全測試,USEPA提案預計2013年底定。

 

國際能源總署籲各國利用太陽熱能

國際能源總署(IEA)發表報告呼籲各國支持太陽熱能,指出太陽熱能可以滿足全球1/6的加熱或製冷(heating and cooling)需求,在2050年前每年省下8億噸的二氧化碳排放,約等於德國全年的碳排放量。報告指出全球開發商有潛力裝設3.5兆瓦小時的太陽熱能熱水及暖氣系統、1兆瓦小時的冷氣系統及0.2兆瓦小時的游泳池加熱系統。IEA2009年指出,加熱的需求約占全球能源需求的47%,因此太陽熱能的開發對應付氣候變遷有相當的貢獻。IEA另一報告則指出,愛爾蘭準備在2020年前將再生能源的比率調整至40%,主要靠風力及海洋發電。

 

車輛碳排放規定應考量電動車上游溫室氣體排放量

美國研究建議車輛排放規定應考量電動車整個生命週期的溫室氣體(GHG)排放,才能使排放法規具科學基礎、促使製造商繼續改善電動車能效及實現車輛減排GHG規範的最大利益。目前在歐美規範體制下,電動車GHG排放量被視為0公克/英哩,但不同於汽油車,電動車主要排放量產生於發電時的上游,現今法規只考慮排氣量,無法完全計算電動車GHG排放量。研究發現若納入上游GHG排量,由美國電力網供電的電動車,平均仍比同級汽油車少排放56%二氧化碳。由於排放限值由廠商全部車輛平均排放量來計算,認可電動車0公克/英哩排放量將使汽油車平均GHG排量升高。

 

美國環保署補助紐約州3項環教專案

美國環保署(USEPA)撥款補助紐約州執行3項環境教育專案,其中哥倫比亞師範大學將支援較小型的環境教育方案,如實用的教室環教課程、領袖峰會、網路研討會等,羅徹斯特技術學院(RIT)則將用來教育兒童照護工作者,該如何減少家庭環境中的有毒物質,約克夏先驅學校區域則將此資金,用來訓練教師與學生如何施行社區型的水污染預防方案。USEPA區域行政官員表示,提撥資金的用意在於強調教育青年人環境知識的重要性,如RIT的專案即在提升兒童(包含極幼的)的環境品質與健康。USEPA地方與全國性的教育專案都在推廣環境管理工作並支持優良的環境教育,自1992年起,USEPA已提供超過5,500萬美元的環境教育基金。

 

 

美國電池聯盟擬發起全國一次性電池回收計畫

由美國4家主要電池製造廠成立的非營利組織-電池回收集團(Corporation for Battery Recycling, CBR)宣布正在尋找事業夥伴,並準備發起全國性電池回收計畫。CBR總裁表示,一次性電池業至今未能執行大規模回收計畫,其原因是之前生命週期評估研究,皆認為回收電池會帶來負的淨環境效應,因為運輸與處理程序過分耗能及回收電池僅能得到低純度物質。直至2010年麻省理工學院所作的生命週期評估,發現電池能以獲得正環境效益的方法回收,CBR才成立,且同時加州更新版的製造商延伸社會責任法規,也將要求電池製造商管理自家廠牌電池的回收與處置電池。CBR希望能在2013年後的5年內回收20%的家用電池,並在10年後達到40%,而其計算基準將為市場用量的3年移動平均數。

 

德國團體以行動教室啟發學生綠色思維

4年來,KJG團體教育者的行動生態實驗室穿梭在南德間,其能源實驗引起年輕人對氣候變遷與永續性產生興趣。此「氣候動車 (Klimobile)」車頂裝有太陽能板,將收集的電能儲存於座位下額外的電池中,除可供給車上廚房使用,更重要的在於提供實驗電力,宛如一台移動式的實驗室與圖書館。Klimobile藉由互動技術讓年輕人感到有趣及興奮,學生喜歡諸如能源腳踏車等裝置,他們能夠藉由踩動踏板而使電燈發光,團隊也設計能讓學生測量各個建築物能源耗量的小儀器。有鑒於其對地方的有效貢獻,KJG團隊在2009年受頒1萬歐元,並連續2年被列為「聯合國永續發展教育十年」的正式方案。

 

國際安全認證公司推出零廢棄認證機制

UL Enviornment公司針對企業推出一項新的環境宣告服務,該服務涵蓋了數種廢棄物相關行為,從垃圾減量及垃圾掩埋,轉向推動至回收率與能源回收率提高等,宣稱自己是「零廢棄」的企業,現在可以選擇以這些認證來支持其環境可信度或證實其宣言。UL的認證服務中包含3種垃圾掩埋轉向宣告(landfill waste diversion claims),分別為垃圾零掩埋、近乎零掩埋(企業達到轉向率(diversion rate)98%以上)及掩埋垃圾轉向率(轉向率80%以上)。經過認證的企業與設施之名稱,將會被儲存在永續商品資料庫中,並能將認證標章用於宣傳與行銷上,而根據UL說法,此舉能讓企業獲得額外的市場信任與競爭力。

 

全球DDT使用情況無顯著改變

研究顯示,自20002009年,全球使用DDT來控制疾病如瘧疾的情況並無顯著改變。合成除蟲菊酯類(pyrethroids)殺蟲劑也被廣泛使用,但昆蟲似乎已對這類殺蟲劑產生抗藥性,因此含這類殺蟲劑的捕蟲網效果已遞減。2004年斯德哥爾摩公約強調使用DDT替代物的重要性,然而至今卻仍不確定該公約是否已達到目標或應另訂新計畫來限制DDT的使用。這項研究蒐集有病媒控制計畫的125個國家的數據,顯示瘧疾是最主要的病種,其次是登革熱,利什曼原蟲症等。就地理分布而言,東南亞每年用掉3,623DDT,約占全球用量的82%。合成除蟲菊酯類殺蟲劑每年的全球用量僅413噸,但使用面積最廣,約占全球殺蟲劑使用面積的81%。最後,研究建議,將來在研擬病媒控制計畫時,應把對蚊蟲抗藥性及殺蟲劑的有害效果納入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