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Archive for the ‘5-2.新聞-空氣污染’ Category

中國沙塵暴殺人 大台北年增440死

十二月 29th, 2011 Posted in 5-2.新聞-空氣污染 | No Comments »

新聞標題:中國沙塵暴殺人 大台北年增440

發布日期:20111226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記者王昶閔、林嘉琪

最新研究指出,中國大陸沙塵暴席捲大量細懸浮微粒(PM2.5)等空氣污染物襲台,大台北地區每年就因心肺疾病多死約四百四十位居民;學者呼籲,中國經濟發展造成大量工業污染,經由沙塵暴毒害地處下風處的台灣,學者建議,我國應與中國就跨國污染問題進行協商,並應比照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目標值,針對PM2.5訂出最嚴格的控管標準。

 

細懸浮微粒 易誘發心肺疾病

醫界與環保團體昨舉辦「PM2.5對國人健康影響與對策」研討會;天主教樞機主教單國璽以罹患肺腺癌經驗,昨日以預錄影片在現場播放,他呼籲馬政府及總統候選人應重視控制環境污染,讓台灣成為良好的居住環境。

 

與會學者指出,台灣近年吸菸率下降,但肺腺癌發生率卻升高,其主要原因,就是因大量細懸浮微粒造成,細懸浮微粒具毒性,而且會誘發或加重心肺疾病,甚至引發猝死。

 

14年襲台380 每次害死16

台大公衛學院副院長詹長權教授發表研究指出,一九九四年到二○○七年間共有三百八十次中國大陸沙塵暴襲台,以統計模式分析發現,單次沙塵暴來襲平均會使台北盆地多死十六.三人,平均每年約二十七次沙塵暴,一年就讓台灣居民多死四百四十人,十四年間共多死六千兩百多人;該論文備受國際矚目,最近登上國際期刊《總環境科學》。

 

研究顯示,六十五歲以上老人抵抗力較弱,多數死於沙塵暴襲台當日;六十五歲以下壯年因心肺功能較佳,多數撐到隔天才死;此外,男性死亡風險高於女性,則與戶外工作者以男性居多,接觸空污頻率較高有關。

 

65歲以上及男性猝死風險高

詹長權表示,PM2.5是造成老弱與心肺疾病患者死亡的「最後一根稻草」,吸入人體後,會誘發急性發炎反應,影響自律神經、干擾心跳,升高猝死風險。台北盆地的PM2.5濃度,平時約為每立方公尺三十微克,當沙塵暴來襲則增為四、五十微克,而每增加十微克的PM2.5,死亡風險升高二.五%。

 

PM2.5的體積是「細菌級」,粒徑只有頭髮直徑的二十八分之一,可穿透肺泡並隨血液循環全身,會附著戴奧辛、多環芳香烴等致癌物與重金屬物質,一般活性碳口罩又難以阻隔,民眾防不勝防。

 

學者籲透過世衛促中國改善

因此,詹長權強調,台灣應儘速與中國簽訂環保協議,我國的PM2.5管制標準,須比照世界衛生組織的高標準,嚴格管控國內的工廠、電廠、汽機車排放懸浮微粒。

 

環保署空保處處長謝燕儒說,環保署日前已經預告我國細懸浮微粒PM2.5的管制標準,將比照美、日兩國,二十四小時值35μgm3、年平均值15μgm3,為全球各國最嚴格者,預計明年中正式實施;另外,環保署近一年來在多場減碳會議上都有跟中國官員提及要求改善沙塵暴問題,目前台灣已有對中國沙塵暴掌握和預報的能力。

台灣75%得肺癌女性沒有抽煙 禍首直指細懸浮微粒PM2.5

十二月 26th, 2011 Posted in 5-2.新聞-空氣污染 | No Comments »

標題:台灣75%得肺癌女性沒有抽煙 禍首直指細懸浮微粒PM2.5

發布日期: 20111226

資料來源:環境資訊中心/朱淑娟報導

「我覺得呼吸不順暢,檢查時發現肺腺癌第四期,這種病不容易早期發現,剛開始就只覺得比較累。」善國璽樞機主教,昨(25日)在彰化醫界聯盟等單位舉辦的「細懸浮微粒PM2.5對國人健康影響與對策高峰會」中,透過影片談到自己得到肺腺癌的經過。他強調,空氣、水、土壤這些都跟生命有密切關係,一定要控制環境汙染,才能保障全體國民的健康。

 

75%得肺癌女性並沒有抽煙

台灣吸菸人口下降,但肺腺癌發生率卻逐年上升,其中之一就是跟空氣中PM2.5(細懸浮微粒)濃度太高有關

 

馬偕醫學院助理教授江盛表示,台灣十大死因之首是癌症,而癌症第一位就是肺癌,一年有7000個、一天有20個人死於肺癌,而肺癌最主要的是肺腺癌,為什麼?他認為環境中一定有嚴重的致癌因子。台灣女性在半世紀以前是10萬個有一個肺癌,現在是20個,而75%得肺癌的女性並沒有抽煙。

 

台大醫院小兒部兒童胸腔與家護醫學科主任呂立表示,顆粒大的懸浮微粒可由纖毛和黏液過瀘,無法通過鼻子跟咽喉。但細微粒可穿越細支氣管壁直達肺泡,同時干擾肺內的氣體交換,引起發炎反應,也會引發自律神經不平衡,長期下來健康會受到嚴重影響。

 

呂立指出,老人、兒童是PM2.5高風險族群,老人易得心肺疾病,對兒童較明顯的影響是新生兒早產、體重過輕、氣喘與過敏、慢性咳嗽及支氣管問題、呼吸道疾病等。門診發現許多小孩咳嗽,但只有少數家人有抽煙,用藥效果愈來愈有限,美國小兒醫學會建議,未來空氣汙染管制對兒童健康很重要。

 

台大公衛學院副院長詹長權表示,沙塵暴每年秋冬從長江下游出海一年約25%到台灣,對台灣空氣品質影響很大,他研究最近14年台北600萬人口的都會區有332千多人死亡,其中心血管疾病28%、呼吸道10%,七成是65歲以上老人。研究也顯示沙塵暴來時死亡會升高。

 

台灣比照美日以健康效應考量訂定標準

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鄭尊仁表示,歐美有些國家在1970年就有空氣清淨法,但1990年流行病學研究,發現大氣微粒造成急性、慢性疾病,包括心肺疾病死亡、住院、急診、肺功能下降,顯然那個標準不見得能保護健康。

 

哈佛六個世代研究也發現細懸浮微粒對健康影響大, 於是美國在2006年就訂了PM2.5管制標準,2006年又修正得更嚴格,日本也在2009年訂了標準(美日都是年平均值每立方公尺15微克、24小時值35微克)。

 

鄭尊仁說,台灣在訂定標準時使用環保署監站資料跟健保的死亡、住院、急診、門診、肺功能資料,初步得到的結論是:急性PM2.5暴露與心血管疾病的死亡、住院、急診有關;同時與氣喘就診、肺功能下降有關。

 

台灣的研究資料不足,但還是比照美日以健康效應為主要考量來訂定標準,也採用與美日相同的標準,未來將依新的科學證據定期檢討標準。

 

抵制工業區惡臭 東海學生發起黑色聖誕大遊行

十二月 22nd, 2011 Posted in 5-2.新聞-空氣污染 | No Comments »

新聞標題:抵制工業區惡臭 東海學生發起黑色聖誕大遊行

資料來源:環境資訊中心

發布日期:20111222日莫聞整理報導

緊鄰工業區,惡臭惱人,東海大學師生已忍無可忍!東海大學學生日前發起「東海反工業區臭氣聯盟」,自發起連署至今已經獲得近3000位同學支持,上百位的教授與各界團體紛紛加入聲援的行列,除了表示支持同學們的行動以外,也將在明(23日)與學生一同走上街頭,響應「黑色聖誕大遊行」,這是近十年來首次有同一所大學師生為了捍衛環境,一同走上街頭。

 

「黑色聖誕」遊行群眾將於23日中午於東海大學校門口集合,繞行校園於15:30遊行至台中工業區世佑壁紙工廠,途經台中市工業區服務中心,將投遞陳情書與民怨箱,要求業者與環保局「踹共」。

 

台中工業區近來屢遭檢舉排放異味,與東海大學成為惡鄰居;先前台中市環保局特別為此訂出新的異味排放標準草案,卻引發業者反彈,痛批新標準比中央嚴格3倍。而廠商強硬態度再引發師生反彈,學生與網路上紛紛留言,表示臭味十分噁心,臭到睡不著,嚴重影響日常生活。

 

東海「反臭盟」表示,工業區廢氣的嚴重性已到非行動不可的程度;有別於以往對公共議題的冷漠,東海學生自發性在校園各角落發動連署,不論是校內的同學或者是老師,參與人達全校的六分之一之多。

 

「反臭盟」指出,先前用盡體制內方法並未有效解決問題,必須起而抗爭。東海大學總務長黃欽印也公開的在說明會上表示:「校方支持學生這次的行動,23號我會和你們一起走」語畢,滿場歡聲雷動。校方也承諾積極研擬給予參與遊行的同學公假,學務長羅文聰與公關主任邱瑞忠也在稍後表示肯定與加入聲援的意願。

 

東海大學為基督教大學,師生選在聖誕節前夕發動黑色聖誕節大遊行,意味著工業區破壞東海美麗的校園,長期毒害東海。由於選舉在即,反臭盟也將邀請西屯區的立委候選人張廖萬堅與蔡錦隆對臭氣問題做出回應。東海大學受到鄰近工業區的汙染多年,多數的師生認為行動是做為一個公民的責任,也請工業區勇於認錯,還給東海大學一口乾淨的空氣。

 

反臭盟主張,工業區排放惡臭的不肖廠商立即離開,停止危害東海師生。經濟部工業局應負起管理責任,確實監督廠商。市府也應對過去錯誤的發展政策進行通盤檢討,重新擬定新的都市規劃政策。

 

台中環保局則強調,將會修法制定比中央嚴格的空污標準,要求廠商增添處理設備。

遊行詳細資訊 http://e-info.org.tw/node/72635

 

台灣空汙太嚴重 全球倒數第六

十二月 22nd, 2011 Posted in 5-2.新聞-空氣污染 | No Comments »

新聞標題:台灣空汙太嚴重 全球倒數第六

發布日期:20111222

資料來源:台灣醒報記者陳思翰

台灣的空氣汙染有多嚴重?多位醫界及民間團體今天在記者會上強調,台灣空汙的嚴重性,在WHO細懸浮微粒(PM2.5)公告數值的38個國家中,排32名。此外,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葉光芃醫師也表示,南部汙染值是北部的3-4倍,更是政府應立即重視的議題。

 

由台灣多個民間團體共同主辦的「細懸浮微粒(PM2.5)對國人健康影響與對策高峰會」即將在本周日舉行,今天也在立法院舉辦會前記者會,包括婦產科醫學會、台灣女人連線、台灣生態學會、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等團體,都到場說明台灣空氣汙染的目前現況及影響。

 

葉光芃表示,細懸浮微粒(PM2.5)是一種空氣汙染指標,此汙染對人類心血管及呼吸系統健康的傷害也早已被醫學界確立,包括嬰幼兒、胎兒、年長者和患有心血管及呼吸器官疾病的患者,都可能因此觸發疾病或使病情加重,對於人口老化速度極快的台灣,PM2.5的立法管制和減量刻不容緩。

 

他也拿出最新數據說,台灣在最新公佈的WHO 2011PM2.5世界排名裡,在38個國家中排第32名,與戰火連天的黎巴嫩並駕齊驅,他也說,即便是PM2.5指數最低的台北,也在5百多個城市的世界排名中,排第551名,顯現我國空氣汙染的嚴重性。

 

「受汙染的水可以不喝,不乾淨的食物可以不吃,但骯髒的空氣是人民無法選擇的。」黃淑英強調,政府雖在選前宣布停建國光石化,但卻在之後通過台塑六輕擴建,讓高耗能、汙染的產業持續擴張。田秋堇也說,政府一再強調經濟發展,卻忽視人民根本的健康環境,是本末倒置。

 

25日舉行的高峰會,內容將討論細懸浮微粒(PM2.5)對國人健康影響、管制污染對台灣發展的影響等專題演講,並在最後由三黨總統候選人宣示他們對於細懸浮微粒(PM2.5)的減量政策。

德班氣候會議:各國決議 延長《京都議定書》期限

十二月 12th, 2011 Posted in 5-2.新聞-空氣污染 | No Comments »

德班氣候會議:各國決議延長《京都議定書》期限

發布日期:2011/21/11

文章來源:低碳生活部落格 文/謝雯凱(低碳生活部落格德班氣候大會特派員)

 

在延會兩天後,齊聚南非德班參與氣候會議的各國代表,於十一日凌晨五點達成協議,將原訂於2012年到期的《京都議定書》,延長法律效力五至八年,但詳細時程以及個別國家是否需有法定的減碳目標,將留待明年討論。各國也決議整合暨有的特別工作組談判框架,由新成立的「德班行動平台(Durban Platform for Enhanced Action)」繼續執行協調談判工作,中國大陸與美國兩大溫室氣體排放源,也都將會參與此一平台的運作。

 

 周五晚間召開的部長會議,成果於周六上午11點多才出爐,包括長期合作特設工作小組(AWG-LCA)與京都議定書特設工作小組(AWG-KP)所提出的談判文件,隨即被各國政府與非政府組織 (NGOs)批評為過於軟弱。各國部長周六下午所進入的新一輪討論無法解決爭議,以致於晚上各工作小組的第二版成果陸續發表時,歐盟路線圖與京都第二承諾期遭遇發展中國家接連砲轟。

 

 主要的關鍵在於,文本中決定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由2013年至2017年,為期五年,文中目標重申2020年前降低溫室氣體排放較1990年低20-40%的標準,缺乏更進一步承諾的企圖。而歐盟提出另一個版本,期望延長第二承諾期到2020年,以銜接所謂約束各國的新國際協議,然而以8年期間來減少原本預期5年減少的量,勢必更為容易。

 

 此外,儘管歐盟拉到小島國家與低度發展國家對歐盟路線圖的支持,而路線圖也放入成果文本中,但部份國家不喜歡太強硬的「法律約束」暗示的用詞、對發展中國家的目標該如何設定也都有意見。

 

 委內瑞拉Claudia Salerno為了會議主席忽略其發言,以及她在會場之間受到的威脅而大動肝火,發表一段超出時間規定的發言。她表示其反對文本,是因為開發中國家對減量做的承諾太少。印度代表提及「公平」議題,促使歐盟與挪威代表協商提出條件,並在中場休息後換得印度對文本的同意。

 

 AWG-KP的成果文本在4點多獲得同意通過,但第二承諾期該是5年或是8年,則留到下會期再商議。半小時候,AWG-LCA與綠色氣候基金草案均獲通過,談判官員多鼓掌通過,比較重要的是由《Durban Platform for Enhanced Action》這個路線圖來取代LCA,然而在會場中諮商所修改的細節,在場旁聽的公民團體,甚至場內的部分國家談判代表,都不甚清楚,這讓波利維亞感到不悅,表示該國並不同意。

 

 公約秘書長菲格雷斯 (Christiana Figueres) Twitter上為此結果感到雀躍,她寫到:「我們有了京都第二承諾期,並在未來邁向對全體均有法律約束力(的協議);坎昆協議中的綠色氣候基金則全面實施。」而儘管氣候體制邁向新局,但這一步「仍然不足,必須持續提高企圖心」。

大陸環保部:公眾支援PM2.5納入空氣品質標準

十二月 9th, 2011 Posted in 5-2.新聞-空氣污染 | No Comments »

新聞標題:環保部:公眾支援PM2.5納入空氣品質標準

發佈日期:2011-12-07

資料來源:北京新浪網

備受關注的大陸PM2.5標準徵求意見前日結束。記者昨天從環保部瞭解到,徵求意見期間收到了1500多條回饋意見,普遍贊成將PM2.5作為一般評價專案納入空氣品質標準,有的還建議有條件的地區應提前實施。

 

環保部相關負責人表示,環境保護部將結合國家社會經濟發展水準,吸取和採納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完善標準草案,爭取儘快正式發佈。

 

主要建議1

部分地區提前實施新標

  環保部相關負責人昨天表示,截至此次徵求意見結束的時間12524時,環保部接到回饋各類意見1500餘條,意見和建議經過整理分類,主要集中在幾大方面。首先,意見普遍贊成將PM2.5作為一般評價專案納入標準﹔建議根據不同地區的實際情況分步實施,部分污染重、有條件的地區應在201611日前提前實施。

 

主要建議2

及時公佈監測資料

  此外,回饋的意見還建議調整標準的分區和分級、部分污染物限值等標準內容﹔建議標準實施後加強監測,及時公佈資料,使公眾及時瞭解空氣品質狀況。

 

  還有建議指出,標準實施後,政府、企業、組織、公眾等有關各方應團結協作、共同努力,根據各自的職責和義務,為改善空氣品質貢獻力量。

 

新聞背景

PM2.5標準首次制定
上月16日,環境保護部對外公佈《環境空氣品質標準》(二次徵求意見稿)和《環境空氣品質指數(AQI)日報技術規定》(三次徵求意見稿),向全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二次徵求意見稿的最大調整是將PM2.5、臭氧(8小時濃度)納入常規空氣品質評價,這也是大陸首次制定PM2.5標準。

意見稿中,PM2.5年和24小時平均濃度限值分別定為0.035毫克/立方米和0.075毫克/立方米。新標準擬於201611日全面實施。

 

釋疑

PM2.5從哪裡來

  專家分析,現階段工廠和燃煤影響甚微,PM2.5主要來自機動車尾氣

 

  今年入冬後的幾場大霧,美國大使館自己監測的空氣質量數據在微博上廣泛傳播,使得PM2.5再次成為了社會關注的焦點。那麼PM2.5是從何而來?

 

做飯都能產生PM2.5

  早在1992年和1993年,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的專家們就探索過北京空氣中的這種細顆粒物,試圖找到造成北京顆粒物污染的主要來源。專家們在北京西南部的燕山石化區,西部靠近首鋼廠區的石景山區北辛安,東部的東單路口、東四六條等地佈置了採樣點。 監測的結果顯示,北辛安的污染最為嚴重。而市區的東單、東四主要的污染源是汽車尾氣,其次是民用燃煤。

 

  環保部門的專家告訴記者,燃燒都會產生PM2.5,工廠、燃煤、汽車尾氣、燒樹葉和秸稈,到人們烹飪做飯、抽煙、甚至使用髮膠,都會產生PM2.5

 

  另外,工地上的泥土被帶到道路上,經過車輛的反復碾軋,原先的粗顆粒,也粉粹成為了細顆粒物。

 

機動車成PM2.5主要源頭

  北京市從1998年開始了大氣污染的綜合治理。工業方面,隨著首鋼、東南郊化工產業的停產搬遷,北京的中心城內已經基本沒有了工業製造業。同時,經過了多年的煤改氣工程,五環內的燃煤鍋爐已非常少見。

 

  工廠和燃煤這兩個PM2.5來源,對於北京城區來說,已經基本不存在了。

 

  與此同時,與工廠和燃煤逐年減少相比,北京的機動車數量卻在近幾年飛速上升。“無論是汽油車還是柴油車,在使用的過程中,都會產生PM2.5,柴油車產生的PM2.5更多一些。同時,汽車尾氣中的一些氣態污染物,也會二次轉化為細顆粒物。”專家說。

 

  目前官方並沒有各種污染源對於PM2.5貢獻率的比例,在北京龐大的機動車保有量下,機動車是PM2.5的主要排放源。專家指出,這也就不難解釋位於繁華、車流量大區域的美國大使館,為何PM2.5監測資料總是很高的原因。

 

如何治理PM2.5

首要治理機動車污染﹔專家認為應即時公佈資料

 

  從PM2.5的來源分析看,除了政府需要治理的污染源外,汽車等公眾生活用品,也是PM2.5的重要來源。專家指出,我們每個人在每天的生活中,都在產生著PM2.5,有些人產生的會更多,譬如擁有車輛更多的人。

 

  北京市環保局的一位官員也表示,在經歷了多年的工業、燃煤治理後,第二產業的污染目前已經不是北京環境的主要矛盾。因此北京的大氣污染治理重心,也逐漸從第二產業逐步向產生污染更多的方面來轉移。機動車尾氣、汽車修理、餐飲油煙等方面,都已經成為治理重點。而治理機動車污染則是目前北京的重中之重。

 

  公眾環境與研究中心主任馬軍認為,雖然PM2.5有很大一部分來自於公眾的生活活動,但對於解決PM2.5污染來說,並不能把責任完全推給公眾,當然也不能完全推給政府。

 

  “PM2.5的污染一時無法解決。目前首要的應該是政府要對PM2.5進行監測並公佈監測結果,而且不應該只公佈一個城市一天的平均數值,而應該公佈每小時、每個區域的即時監測資料。這就可以讓公眾瞭解到自己所處區域的空氣污染情況,採取措施減少對自己健康的影響。而且資料高的時候,政府也可以宣導大家綠色出行。”馬軍說。

 

  馬軍表示,接下來就是識別PM2.5的污染源,最後實施減排。減排應該採取由易到難的方式,先解決工地揚塵、道路遺撒等政府應該解決的問題,機動車由於涉及每個人的生活,減排的困難也最大,應該由政府和公眾合力去解決。

哪來的瓦斯味? 大葉山欖花啦!

十二月 7th, 2011 Posted in 5-2.新聞-空氣污染 | No Comments »

哪來的瓦斯味? 大葉山欖花啦!

資料來源:聯合報╱記者魯永明

發布日期:2011.12.06

「咦!怎麼有臭味、瓦斯味?」嘉義市環保局最近接獲多起陳情,指空氣有燃燒臭味或不明臭味,稽查人員到世賢路等陳情地點,找到散發異味元凶就是行道樹大葉山欖花。

 

種大葉山欖當行道樹包括世賢路一段、二段、友忠路、自由路、興達路等,部分商家、民宅陸續聞到怪味,有人形容燃燒臭味,有人說是瓦斯味,有人要求換樹種。環保稽查員從1124日至今,接獲疑似大葉山欖異味陳情件白天2件、夜間7件,共9件。

 

市民及稽查員懷疑工廠偷排廢氣,在陳情地點採樣,最後發現是大葉山欖樹開花臭味惹禍。大葉山欖是常綠喬木,葉橢圓形,樹幹深黑色,每年此時開綠白色小花、產生異味,俗稱「臭臭樹」。

 

市府建設處公園管理科說,大葉山欖樹齡逾20年,大都種在分隔島,大葉欖仁是好的行道樹,當初是專家建議種植。林業試驗所中埔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蔡景株說,大葉山欖樹花期約3個月,小花長在枝條,不易發現,異味是為吸引昆蟲授粉的自然現象,異味因人而異。

 

改善評比 擬列CO2空污物

十二月 7th, 2011 Posted in 5-2.新聞-空氣污染 | No Comments »

改善評比 擬列CO2空污物

發布日期:2011-12-06 

資料來源:中央社記者魏紜鈴

國際環保組織今天公布「2012年氣候變遷績效指標」,台灣排名稍退。行政院環境保護署說,溫室氣體減量法草案是主要關鍵,若遲未通過,準備公告二氧化碳(CO2)為空氣污染物。

 

「德國看守」協會(Germanwatch)在南非德班氣候變遷會議上,公布「2012年氣候變遷績效指標」( Climate Change Performance Index)評比。台灣今年整體得分49分,較去年降低1.2分,在58國中排名第50 名。

 

環保署長沈世宏表示,台灣在今年指標上的「氣候政策」表現弱勢,主因是溫減法草案尚未通過,導致氣候政策面向分數降低。環保署很努力讓溫減法通過,但在立法院通過前,國際間對台灣評分自然不會高。溫減法草案不過,外界自然認為氣候政策尚未形成。

 

他說,環保署除積極推動立法作業,也陸續完成建立溫室氣體先期減量相關政策,如先期暨抵換專案、認證與查驗機構及查驗人員管理機制、由環境影響評估法監督,規範開發單位依規定取得減量額度及登錄平台等配套措施,待溫減法通過後,相關政策就可順利銜接。

 

沈世宏表示,溫減法草案若在這會期遲遲未過,環保署會將「二氧化碳」公告為空氣污染物,預計最快於明年2月提草案。

 

另外,環保署說明台灣在這次指標評比中,在「部門別趨勢-道路運輸」、「部門別趨勢-國際航空」、「部門別趨勢-住宅」、「再生能源趨勢」、「減量目標績效比較」、「能源-再生能源」、「每單位初級能源消耗所產生之CO2量」、「人均初級能源消耗量」及「每單位GDP的初級能源消耗量」等項目得分仍有提升。

 

相關新聞 點我      環保署回應 點我

國際評比 台氣候變遷績效稍退

十二月 7th, 2011 Posted in 5-2.新聞-空氣污染 | No Comments »

國際評比 台氣候變遷績效稍退 

發布日期:2011/12/06     

資料來源:中央社記者魏紜鈴

國際環境保護組織「德國看守」及「歐洲氣候行動網絡」今天在南非德班公布「2012年氣候變遷績效指標」,台灣從去年47名退到 50名,主因是「氣候政策」指標從去年13名降到25名。

 

17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即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第17次締約國大會從1128日到129日於德班舉行,超過190個國家代表與會,展開為期2週的溫室氣體減量談判。

 

南非德班氣候變遷會議將進入尾聲,在開發國家與包括中國大陸、印度在內的發展中國家為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政治角力之際,「德國看守」組織( Germanwatch)於會中公布「2012年氣候變遷績效指標」(Climate Change Performance Index)評比。

 

評比以佔全球碳排放量90%以上的58個國家為對象,針對「排放趨勢」、「排放程度」及「氣候政策」3 大項、共13個指標為標準,並由全球超過200名氣候變遷專家協助估算各國氣候政策。

 

今年58個評比國中,台灣排名第50名,比去年下降 3名;在「排放趨勢」評比項目,去年台灣是第55名,今年下降1名到56名;「排放程度」項目從去年41名上升為39名,但在國內及國際的「氣候政策」項目評比,台灣從去年13名降到25名,是導致排名下降主因

 

現正在南非參與會議的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謝英士表示,台灣有關氣候變遷的相關基本法規「溫室氣體減量法草案」,立法一再拖延,且台灣非氣候公約成員,與國際接軌的氣候條約機制、法規、政策付之闕如,導致氣候變遷政策欠缺宏觀視野。

 

謝英士說,行政部門常藉口沒法規而疏於作為或不作為,這是台灣在氣候變遷績效評比成績不理想主因。

 

因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對危險的氣候變遷做出足夠努力,「2012年氣候變遷績效指標」評比今年前3名依然和去年一樣「從缺」,第4名是瑞典,56名分別是英國、德國;倒數3名是沙烏地阿拉伯、伊朗及哈薩克。

 

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說明,「德國看守」組織發表「氣候變遷績效指標」是給各國政府壓力,進而對氣候變遷議題做出努力,今年歐洲國家雖然排名較好,但不是因為這些國家有積極減排政策或措施,而是因金融危機,導致經濟衰退而減少排放。

 

相關新聞 點我
環保署回應 點我


德班氣候會議:首周談判結束 京都前途未卜

十二月 6th, 2011 Posted in 5-2.新聞-空氣污染 | No Comments »

德班氣候會議:首周談判結束京都前途未卜

資料來源:轉載自低碳生活部落格

     文/謝雯凱(德班氣候大會特派員)

發布日期:2011/12/4

 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大締約國大會已經結束第一周的議程,但首周的談判其實讓人憂心忡忡,若是各方歧見持續僵持無解,僅剩一周的德班會議可能無法在關鍵議題上取得實質成果。

京都第二承諾期前途渺茫

 眾所關注的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看來希望並不大。主要的關鍵在於美國、日本等富有的已開發國家不希望像現在一樣,獨自承擔減碳的責任。他們希望在往後的國際協議架構中,中國、印度這些開發中國家也要有具體承諾,才同意奉陪。畢竟中、印的溫室氣體排放名列世界前茅,假使他們與美國都「豁免於」京都議定書的減量規範,那麼這個第二承諾期也只是具文。

 歐盟比較願意捍衛京都議定書的延續,不過它也希望發展中國家未來能夠一起納入減量責任。於是歐盟稍早之前拋出一個提案,是希望在2015年之前大家可以談出一個新的國際協議,是開發中國家和已開發國家都必須共同承擔減量責任,並在2020年落實。

 對於這些已開發國家的要求,中國首席氣候談判代表蘇偉在3日接受中國媒體採訪時表示,中國不排除簽署有約束力的國際協議,但沒有承諾是馬上,也未說明何種形式。

 發展中國家可能不會像中國持開放態度。過去的氣候談判確立下來一些遊戲規則,已開發國家需承擔歷史的溫室氣體排放責任,而開發中國家則有「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common but differentiated responsibilities),前者必須在京都議定書的承諾期達成自訂的具體減量承諾,後者則依據各國狀況,盡力做到最適當的減少排放行動 (Nationally Appropriate Mitigation Actions, NAMAs)

 因此印度代表J.M. Mauskar在聽聞歐盟的提案後,即表示反對,他認為大家的任務是怎麼讓手邊這個國際協議變得更好,而不是要重新談一個新的協議來取代。但無論如何,已開發國家已經亮出他們的條件,接下來就看談判過程中的權衡折衝了。

氣候基金仍需釐清細節

 至於綠色氣候基金方面,主辦國南非這次非常重視這個議題,希望能成為非洲這次主辦這場會議,對這塊大陸最實質的回饋。儘管綠色氣候基金這個構想十分政治正確,但是各國其實還是有很多歧見,檯面上提出異議的是美國與沙烏地阿拉伯。

 美國談判代表Jonathan Pershing周五記者會上描述基金目前的談判狀況,他委婉表示,希望在基金來源與過度委員會(transitional committee)建置上的細節,都能夠以附件或技術文件規範的更精確一點。

 其實在周邊會場上,許多NGO也希望綠色基金的機制能夠更健全,以確保錢進入最弱勢國家最需要的民眾口袋,並在所投資的相關計畫中,都能有良好的成果監督機制, IUCN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的說帖上便提醒,氣候基金需有效並最適地分配給各個利害相關團體,包括婦女、原住民與其他遭受全球暖化衝擊的群體。

 第一周的各個周邊會議中,非洲發展、保育團體、永續能源計畫、農民團體…幾乎全都希望援用綠色氣候基金來開創他們的各種計畫,但這筆錢有其限度,總不可能這樣廣澤四方。未來一周的談判,預期仍將會對綠色氣候基金的細部規劃深入討論,包括未來的長期資金來源、私人企業該怎麼出錢。倘若綠色氣候基金如期在週五拍板定案,那麼還有爭議的細節會留待來年再解決。

 

相關報導 點我

 

醫界籲總統參選人重視空氣污染

十一月 29th, 2011 Posted in 5-2.新聞-空氣污染 | No Comments »

標題:醫界籲總統參選人重視空氣污染

發布日期:20111129

資料來源:中央社記者魏紜鈴

醫療界與環保團體今天呼籲,3黨總統參選人正視台灣空氣污染嚴重性,並到總統府前遞交邀請函,邀總統馬英九參加「全國NGO團體PM2.5對國人健康的影響與對策高峰會」。

 

粒徑範圍在2.5微米或以下的「細懸浮微粒」(後簡稱PM2.5),約僅是沙子直徑的1/35,因非常細微飄散在空氣中,能穿透肺泡,進入血管隨血液循環全身。

 

台灣神經學學會、中華民國婦產科醫學會、彰化縣醫療界聯盟、台灣生態學會、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地球公民基金會等醫療界與環保團體,計畫於1225日在彰化基督教醫院舉行「全國NGO團體細懸浮微粒(PM2.5)對國人健康的影響與對策高峰會」。

 

他們上午到總統府前向馬總統遞交邀請函,並呼籲3黨總統參選人皆能出席高峰會,提出對PM2.5管制具體作法(含能源、產業、交通政策的配套措施)及時間表。

 

醫療界團體指出,台灣空氣品質已嚴重到危害人體健康的程度,台灣吸菸人口雖有下降趨勢,但肺腺癌發生率卻逐年攀升,其中主因與台灣空氣中PM2.5太高有關。據美學者波普研究,每立方公尺增加10微克的PM2.5,會增加6%心血管疾病死亡率、8%肺癌死亡率、4%其他癌症死亡率。

 

醫療界團體說明,PM2.5會使兒童氣喘發生率上升,增加氣喘急性發作與嚴重性,並使肺功能下降;長期而言,成年後更有可能造成心血管疾病與肺腺癌增加。

 

醫療界團體認為,管制PM2.5非環保署單一主管機關可獨立完成,其牽涉到能源、產業政策,與經濟部、交通部、衛生署、國健局、健保局甚至與教育部等單位配套息息相關,政府應建構符合國人健康生活的乾淨空氣環境,經濟發展應以人民的健康先受到保障為前提。

 

看環保署的回應 點我

4年內二氧化碳減5百萬噸

十一月 25th, 2011 Posted in 5-2.新聞-空氣污染 | No Comments »

新聞標題:4年內二氧化碳減5百萬噸

發布日期:20111125

資料來源:中央社記者林淑媛

為推動節能減碳,經濟部今天與鋼鐵、石化、水泥等11個產業公會簽署溫室氣體自願減量協議,承諾在民國100年至104年達成二氧化碳減量500萬公噸目標。

全國工業總會理事長陳武雄表示,鋼鐵、水泥等產業大戶承諾自願減碳,製造業願意配合政府政策。

經濟部今天舉辦「2011產業永續發展聯合成果發表」,包括經濟部常務次長黃重球、環保署長沈世宏、工業局副局長連錦漳以及台達電子集團副總裁蔡榮騰等產業界代表,均出席這場發表會。

沈世宏在致詞時指出,未來產業發展最大衝擊,將是溫室氣體減碳,希望溫室氣體減量法能夠盡快通過,未來30年至50年必須調整台灣基礎建設,例如台電應該不是電力公司,而是能源公司,未來工業熱能加上台電的熱能,更可以達到節能減碳效果。

為因應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落實節能減碳是政府當前施政重點,連錦漳強調,除推動製造業自願減量外,近年更透過節能減碳專業團體與學者專家輔導能量,針對企業提供節能減碳技術諮詢、診斷、工程改善等,推動清潔生產、產品碳足跡與綠色工廠等輔導工作。

今天產業永續發展聯合成果發表會上,經濟部與工總、鋼鐵、石化、水泥、造紙、人纖、棉布印染、絲綢印染、複合材料、半導體、液晶顯示器等11個產業公(協)會簽署溫室氣體自願減量協議。

簽署產業承諾在民國100年至104年達成二氧化碳減量500萬公噸目標,由黃重球、沈世宏等人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