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2.6.05~2012.6.11)

重要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2.6.05~2012.6.11

發布單位:環保署

加拿大公布航空溫室氣體減量計畫

加拿大聯邦政府宣布與飛航業者聯合發展「加拿大航空溫室氣體減量行動計畫」,以減少飛航碳排放量與燃料成本。該計畫擬以2005年為基準,目標至2020年每年增加2%燃料能效。透過航機更新升級、提升空運效率與空中交通改善等確切措施,達成國際民航組織(ICAO)訂定的全球目標。藉由汰舊換新,以較高效能航機替代舊航機,每年燃料效能將提升0.7%;更有效率的航運作業將增加0.2%效能;由感測導航轉為性能導航將增加12%效能,並也將配合替代性飛航燃料、地勤操作和設備使用提升能效。

 

碳權價格低落嚴重打擊歐盟碳排放交易制度

碳排放權交易制度曾是歐盟氣候政策的關鍵,但目前價格卻跌到谷底。歐盟從2005年開始對溫室氣體訂價,然而目前歐盟每噸CO2價格是6.5歐元,遠低於所期望的20歐元,綠色和平組織專家表示,過低的價格造成所有的既定計畫無法作用,因為賣碳權無法抵銷對再生能源或氣候友善的投資,導致企業減排的誘因消失,其低價格使巴伐利亞交易所在5月停止交易,歐盟交易量甚至趨近於零。該專家並指出價格低落主要是政府所送出的免費碳權所造成的,占市場一半的量。歐盟氣候總署執行委員宣布將在2012年底前提案改革碳交易市場,然而歐盟境內卻有不少反對減少送出碳權的聲音。

 

聯合國環境展望警告全球快速邁向不永續

UNEP發布第5版全球環境展望(GEO-5)報告,警告全球雖訂有數百項國際環保協議,卻仍快速邁向不永續之路,強調須採取激烈行動與大規模措施以逆轉情勢,若目前自然資源的生產與消耗模式無法改變和脫鉤,各國政府將受到空前的損害。該報告共評估90項最重要的環境目標,發現僅4項有重大進展,包括禁止臭氧層破壞物質製造與使用、燃料除鉛、增加安全飲水的取得與加強海洋污染防治研究。另有40項展現些許進步,如減少森林砍伐;但有24項幾無進步,如氣候變遷、沙漠化、旱災等問題,另外有8項不進反退,如全球珊瑚礁的狀況。

 

全球植物園展開生態復育合作

為挽救秘魯至肯亞間100個退化或遭到破壞的生態系統,全球植物園簽署1項歷時20年的合作案,以回應聯合國所訂定於2020年前回復全球15%遭受破壞之生態系統的目標。美、英、肯亞、澳洲、巴西等國的植物園組成生態復育聯盟,其目標將涵蓋全球6大洲遭受破壞或威脅的熱帶雨林、草原、都市內野生地、溼地與海岸地區等。聯合國希望建立全球生態復育的實證經驗與能力,以供更多復育專案參考,同時也將訓練新世代的從業者,指導企業與政府復育土地的相關策略。植物園保育國際組織表示聯盟將推廣多樣化且植物豐富的棲地,而學者們可尋求植物銀行的協助,其中如英國皇家植物園即擁有10%全球野生植物的種子。

 

美國公布氨整合性風險健康評估草案

美國環保署公布氨整合性風險資料系統(Integrated Risk Information System, IRIS) 健康評估草案,在公布60天後將送獨立專家同儕審查。氨常用於農業肥料、藥品與炸藥製造、淨水、家用清潔劑、冷媒等工業。研究指出氨會影響呼吸系統。評估草案訂定了人一生中每日可吸入且健康無虞的氨量,比目前IRIS上的數值更不嚴格。評估系統所用精簡文件架構更為透明清楚,包含描述文獻研究方法的範本、研究優缺點分析、美國環保署如何應用準則、方法和標準來評估。IRIS資料庫包含超過550項化學品的關鍵資料及其對人體影響,可作為大眾健康風險管理決策參考。

 

日本公布公共工程綠色採購持續討論品目群

日本環境省去年綠色採購法特定採購品目及判斷基準之追加與評估檢討中,其公共工程範疇提案未能有所回應,故以持續討論品目群〈LongList〉為名,將該範疇中資材、建設機械、工法及目的物對於環境負荷減輕的效果,整理並公布34項提案。提案按照課題內容分為E(環境負荷減輕的效果)、Q(符合國家基準)、S(納入指定項目是否可普及化)、C(成本考量)4組。公共工程與國民生命和生活有直接的關聯,為能確保長期使用的安全性與機能,資材的使用和工作物的品質、性能都需要相當的注意。公共工程相關品項及判斷基準的檢討,藉由提出此品目群內容,即可長期審視和評估。

 

美國企業聯盟推出促進回收新標章

永續包裝聯盟 (Sustainable Packaging Coalition, SPC)創造「如何回收 (How2Recycle)」標章,2012年夏季將在10家公司產品上出現,該標章旨在提供簡單易懂的回收資訊,說明包裝各成分的可回收性及製造材料,若有需要還會附上特別指示。標準回收標誌意指材料被廣泛回收,有斜線穿過的符號表示材料不能回收,加上「check locally」表示材料只在限定地區進行回收,帶有「store drop-off」則表示針對塑膠袋、包裝紙或薄膜等可被許多超市和零售店接受的材料。該標章已被用在兩個Seventh Generation產品及50多種REI(Recreational Equipment Inc.)公司的戶外裝備產品上。各級政府包括紐約市衛生部門、北卡羅萊納州、以及加州某縣級廢棄物組織都已支持該標章。SPC仍在試用標章階段,它將採納消費者意見回饋及企業的輸入訊息,尋求在其他產品上測試該標章,並發展出商業模式。

 

日本環境省修正污染土壤搬運準則及處理業務準則

日本環境省本次修訂,考量到法律施行狀況和業者、自治體公聽會及問卷調查等結果,以確保更適當的污染土壤處理,以及從法律規定對象以外的土壤亦能適當的搬運及處理。修訂內容包含為確實掌握污染土壤的處理狀況,處理業者應向授予處理設施許可的自治體提出處理狀況報告,藉此取得該施設搬入土壤量等訊息。此外,處理含水銀或PCB污染土壤的施設,水銀和PCB可能混入處理過程中產生氣體,一併排出至大氣,因此建議設定可處理污染土壤中的水銀及PCB濃度之上限值。再者,為防止污染的擴散,針對管制對象以外的土壤,準則亦追加制訂應遵守事項。

 

研究探討氣候變遷調適納入公民保護政策情形

一項研究探討挪威、瑞典與荷蘭的氣候變遷調適政策與公民保護的關係,該研究發現,瑞典將調適納入公民保護政策的程度落後於挪威與荷蘭,其中組織架構不同是造成差異的因素之一,如挪威中央政府擁有氣候調適與公民保護政策相關職能,但瑞典則缺乏國家級的調適政策,荷蘭也沒有中央公民保護單位,如此都將導致國家級政策整合的困難。研究者強調以環境與人民保護這兩個政策部門為例,前者主要價值在於改造社會,而後者則是保護現有社會免於外力威脅,兩部門價值與角色的對立,可能使氣候變遷調適與減緩分隔,進而導致減緩不佳或調適不佳。

 

研究分析鼓勵環保行為之關鍵方法

一項新研究分析87篇關於如何鼓勵環保行為(Pro-environmental behaviours, PEB)之研究,以找出已被驗證且有效的方法,有10種方法被找出並可歸為以下4大類:1.便利原則方法:旨在讓環保行為易於採行;2.資訊方法:提供環保行為正當化的有關資訊;3.監控方法:即觀察行為的結果並予以回饋;或4.社會心理學方法:與人們互動相關的方法。研究分析,最有效的方法為認知不一致(cognitive dissonance)、目標制定、社會模式及激勵方法,使用以上方法者約有20%比不使用前展現更多PEB的行為,而效果最差者為提供指示與回饋方法。簡言之,低投入(low engagement)方法如獎賞或便利原則適用於低付出行為,如回收;而高投入方法如社會模式或承擔責任則適合需較多付出的行為,如節約能源。

 

重要國際環保新聞週報-(2012.5.29~2012.6.4

發布單位:環保署

UNEP推出線上互動網站強化開發中國家合作夥伴關係

為強化開發中國家永續發展專案間的合作,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推出線上資料庫-南南合作交換機制(South-South Cooperation Exchange Mechanism),歡迎在開發中國家進行環保工作的政府與非政府組織、研究團體、公民社團、學界等將它們的資料上傳,以與同儕分享。此交換機制初期將聚焦於UNEP及其伙伴直接參與的環境相關方案,之後將擴大納入各南南永續發展倡議。此網站提供互動工具、專有的討論區及部落格、及多媒體新聞更新等,並提供如氣候變遷、廢棄物處理、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的個案研究。目前約有30個非洲,拉丁美洲及亞太國家的個案研究可在網站上被查詢。

 

歐洲議會通過決議促進回收並減少掩埋與焚化

歐洲議會通過決議,主張逐漸淘汰掩埋場,並要求歐盟執委會在2014年完成提案。議員們並表示歐盟執委會應該修正廢棄物架構指令(Waste Framework Directive)2020年回收目標,並確保在2020年前沒有任何可回收或堆肥的物質會被焚化。議員們亦要求歐委會提案更新綠色設計指令(Eco-design directive),使其包含非能源相關產品,並提高產品耐用性、回收性與可修復性的要求,標章上亦應提供消費者產品資源耗用與環境影響之相關指引。議會並催促各會員國轉向環境稅制,同時允許降低其他稅項。再者,若能減少某些二級材料之VAT(加值稅)或能協助修正市場失靈並激勵創新。而為了提升資源效用,議會也催促歐盟執委會成立特別任務小組以發展食物與飲品及住屋等領域之歐盟資源效率行動計畫。

 

歐盟資助建立有害化學物質安全替代品資訊分享平台

一個獲得歐盟資助建立的新網站Subsport日前於赫爾辛基化學論壇正式啟用。該網站是化學物質最佳實務的訊息交流平台,旨在促進有毒物質汰換並廣邀各企業分享有關有毒或問題物質替代品的資訊。該免費平台已存有100個企業以更安全的替代品替代問題物質的個案研究,提供化學物質如全氟碳化物、溴化阻燃劑、PVC與四氯乙烯等的替代案例。發展該網站的團體之一ChemSec呼籲更多企業加入資訊分享的行列,以提供更多案例供他人參考。

 

中國大陸採行新政策實驗以保護跨界水域

中國大陸近期採行一項新政策實驗(policy experiment)來保護跨省水域,以賞罰概念結合受益人付費(Beneficiary Pays Principle)與污染者付費(Polluter Pays Principle)原則,訂定條件和責任分配。新安江源起安徽省,但流入浙江省主要飲用水來源千島湖,於是兩省聯合在邊界區監測每月水質,年底將把採集資料與過去3年平均水質基準作比較,若水質改善,下游省份須付給上游省份每年1億人民幣;反之若水質惡化,上游省份須付同樣金額給下游省份;若水質維持於基準程度,兩省皆不須付費。傳統生態服務付費制(Payment for Ecosystem Services, PES)只著重下游受益者付費,而缺少確保水質改善的措施(條件),這種賞罰形式的付費制,立基於明確界定的水質基準,不但能確保改善條件的實施,還能公平分配兩省水資源財產權。但此政策實驗仍在初期階段,水質量測的技術標準和付費方式仍須協商。

 

英國WRAP促升級基礎設施回收稀有金屬

英國廢棄物與資源行動計畫(WRAP)呼籲緊急升級廢電機電子設備(WEEE)的基礎設施,以將回收過程中經常流失的貴重物質加以回收。WRAP在未來幾個月將公布更多有關基礎設施升級的資訊,並會指出物質流及技術試行的結果。大多數WEEE回收以破碎(shredding)產品的方式進行,專家指出,雖然這種方法能使回收者取得有價值的大宗金屬和塑膠,一些重要原料卻沒能被回收,包括少量的稀土及其他有價值的元素,如金、銀、鉑、鈀等,最終可能被掩埋、焚燒或出口。專家認為,英國正因此流失高價值原物料,然而英國沒有適當的基礎設施或足夠投資,來回收這些貴重物質。WRAP的技術試行顯示回收不僅在技術上可行,經濟上也可行。

 

丹麥報告分析歐洲國家污染場址生態風險評估經驗

丹麥環保署發行1份報告,彙整挪威、瑞典、荷蘭與英國等4國對於污染場址的相關風險評估、管理與管制之資訊與經驗,聚焦於污染場址與鄰近淡水系統的生態風險評估。總體而言,這些國家皆採行「污染者付費」原則,然而當此4國以國家基金來資助或執行風險評估或整治計畫時,著重的優先領域各不相同,如挪威與瑞典認為人類健康較生態系統風險為重要,而英國則引進正規的評分系統來評估各污染區的嚴重性。甚至在生態風險評估上也可看見不同的優先評估原則,如挪威與荷蘭較瑞典與英國看重港口與水道沉積物的污染風險評估。報告總結4國的污染場址法規皆含有土壤與淡水生態系統的生態風險評估元素,丹麥將以此參考擬定污染場址生態風險評估架構。

 

美國環保署持續檢討草脫淨之安全性

在歐盟禁用的殺蟲劑草脫淨(Atrazine),卻在美國被普遍使用,瑞士製造商Syngenta宣布已與美國中西部城市就所提訴訟獲得和解。該訴訟尋求從市立飲水系統移除草脫淨費用的補償,該公司將創立一個約6,500萬美元的基金來協助這些城市支付水處理費用。然而美國環保署仍在檢討草脫淨的安全。專家認為,如果美國環保署遵循科學並想要保障公眾健康的話,它應在2013年即進行對草脫淨的禁用,但不確定性仍高。

 

研究發現殺蟲劑促使蜜蜂成為極端挑食者

生物學家發現蜜蜂在吸取少劑量的常用殺蟲劑後會變得挑食,並影響牠們通知夥伴優良食物位置的能力。該研究結果能對蜜蜂授粉作物應使用之殺蟲劑種類與方法提供建議,並指出殺蟲劑可能就是近期北美與歐洲蜜蜂群大量消失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者更鎖定neonicotinoids殺蟲劑類中的imidacloprid,該殺蟲劑已被部份歐洲國家禁止使用於特定作物,美國也正加以仔細研查。研究發現,攝食極少量的imidaclopid後,蜜蜂不再吸取他們之前所採集的較低甜度花蜜,而只願飲用更甜的花蜜,並且不再常跳搖臀舞來通知同伴良好花蜜的所在地,嚴重者甚至不再跳舞,此二舉動皆影響蜂群的食物庫藏量進而影響蜂群的生存。

 

報告指出民眾對氣候變遷的冷漠並非肇因於科學知識不足

最新發表於網路期刊的報告提出兩個假設,其一為人們因為科學知識之限制而對氣候變遷產生不同看法,其二為爭論源自於民眾文化價值的不同,而研究結果支持第二個假設。文化認知(cultural cognition)的意思是個人所屬團體養成了他們對社會的價值觀(或風險觀),它使民眾下意識以其所屬群體的看法來解釋風險。研究結果與其他風險研究的結果一致,即擁有平等主義價值的個體與擁抱個人主義的個體擁有完全相異的風險觀。此結果意味著科學溝通策略需對文化價值有更深入之瞭解,提供更多資訊能助於化解大眾對氣候變遷的歧見,然而這種資訊不應只是溝通科學證據,也應創造一個使群體感受到接受科學證據並不會背叛其群體文化價值的思考環境。

 

哥倫比亞波哥大市週日禁車令帶來健康益處

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平日街道上擠滿汽車,但在星期天,由於市府辦的無車輛街道計畫,街道上只剩行人。在歷屆市長支持下,該計畫從1970年代中期起即以不同形式持續實施,如今在每個週日及公共假日,禁令涵蓋市中心近百公里的道路。該禁車令把波哥大變成一個安靜可漫遊的地方,同時也帶來健康益處。研究顯示,多達160萬居民固定在週日走動,10個當中有4個在戶外超過3小時。據估計,該禁令1年耗費該市170萬美元,但它經由健康益處,收到更多回報,估計約有該金額的4倍。此政策的成功使其他城市政府正密切注意波哥大模式,作為一個促進城市環境健康簡單且有效的方式。

Posted on 星期五, 七月 20th, 2012 at 15:58:57 and is filed under 5-1.重要國際環保新聞. You can follow any responses to this entry through the RSS 2.0 feed. You can leave a response, or trackback from your own site.

Leave a Reply